巡检司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0:45

地名由来:巡检司镇因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辖云南都司,在弥勒州南部设巡检司,镇由此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巡检司”是古代设置的一个管理机构,始于五代,盛于两宋,主要职能是盘查过往行人,缉拿奸细,打击0,类似于现在的海关。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这里设关卡“巡检司”,因此得名;1987年设巡检司镇。

巡检司镇位于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朋普镇接壤,南与开远市小龙潭镇接壤,西与建水县盘江乡隔江相望,北与五山乡和虹溪镇接壤,距弥勒市区89公里,属弥勒最偏远的山区少数民族乡镇。国土总面积395.4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050米,最高海拔2004米,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降雨量约900毫米,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辖11个村(居)民委员会103个村(居)民小组,共有9836户31043人。全镇主要农作物为烤烟、甘蔗、水稻、玉米、小麦和冬早蔬菜,其中烤烟是主要经济作物。镇党委下设12个党总支,110个党支部,有党员1168名。辖区内有年产5万吨-的云南南磷集团-厂和装机容量为2×300MW的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是弥勒市的工业发源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阿哲歌舞艺术丰富多彩,下高甸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是弥勒旅游业“一心两带五聚集”布局中红万—可邑—高甸民族风情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瓦村女子“祭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古朴神秘的民俗节日活动;百年滇越铁路是云南近代文明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

2018年上半年,巡检司镇工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104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4.37万元,完成市级下达任务2350万元的31%;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22429万元,完成市级下达任务数40000万元的56%;招商引资省外实际到位资金 500万元,完成任务的0.55%。

历史沿革:

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巡检司镇辖云南都司,在弥勒州南部设巡检司。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弥勒降为县。

民国元年(1912年),弥勒县设虹溪厅,属虹溪厅。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厅设区(二区),属二区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废区,扩大区域,划为复兴镇,巡检司镇辖13保。

1951年,为第八区。

1955年,改为巡检司区。

1958年,改为巡检司公社。

1984年,巡检司公社改为巡检司区。

1987年,设巡检司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