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镇
地名由来:原作控尾,佤语“控”为河,“尾”系汉字,意即“河尾”。处赛米河尾部的空阔地,因名。1963年后讹为凤尾。
凤尾镇位于临沧地区西部,是现在镇康县县城所在乡(镇)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镇。地理座标为东经98°41′23″~90°22′39″,北纬29°31′15″~34°05′32″。东与忙丙乡木场乡接壤,南与军弄乡相接,西与勐堆乡相连,北与勐捧镇相依。东西最大横距 16.7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全镇土地面积192.6平方公里,其中97%的属山区半山区地貌,3%属缓冲坝区特征。区内居住着汉、彝、佤、傣、回、苗、瑶、白、傈僳、布朗、德昂等11种少数民族。2000年底实有农户4569户,总人口21749人,其中城镇总户数1929户8953人,农业人口2640户,1279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12.9人。下设仁和、芦子园、小水井、大柏树、凤尾6个村委会和东、西城社区各1个居委会,共有83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24186亩。境内为亚高窄谷地貌,主要河流赛米河下游的凤尾河流域、南捧河流域等,辖区内形成水系的小河有:大柏树的鸭母小河长约8公里,大坝的石桥小河长约7公里,空宝坝小河长约4公里,小水井的热水河长约3公里,发源于永德县岩岸山流经小水井、芦子园境内的芦子园小河长约15公里,仁和的忙窝小河长约6公里,凤尾的化桃水小河长约4公里,均流入凤尾大河。辖区地处低纬度山区,南临近北回归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寒署明显。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36.8小时,年平均气温18.9℃。年均无霜期33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形成内陆亚热气候和高山气候交错,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镇内野生动物、矿产和药物资源极为丰富,50年代前动物资源有印支虎、云豹、梅花鹿等;铜、铁、锑、硅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广,但因地质资料不全,目前除铅锌、氧化锌、硫化锌、石膏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外,其他矿种有待于进一步的勘探开发;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以南药资源为主,仅民间能够识别和使用的就有近千种,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凤尾镇的建设情况
凤尾镇政府所在地(凤尾)位于镇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电力和市镇设施等基础设施门类齐全,目前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已覆盖全镇,生猪定点屠宰厂、自来水厂和商业网点等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的各项产业已初具规模,广大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的愿望已基本实现。
历史沿革:
1981年,仁和公社和凤尾公社撤并成立凤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