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户镇北辛村
北辛村位于六户镇政府驻地东6公里处,距东营市政府驻地较近。北辛村西靠青垦路,北依南二路。
【村名由来】孙、李是北辛村两大姓氏,据孙姓和李姓家谱记载:明初,孙、李始祖孙友谅、李德由冀州枣强县分别迁至本区小宋、油郭集居住。明永乐年间,来到王岗场经赤笔批复,落户灶籍,在已废的古村居住下来,建立新村,取名新庄。后渐写成“辛庄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与广饶境内辛庄村同名,曾改“建新村”。1987年定名为北辛村,沿用至今。
【人口与姓氏】全村共有585户,1818人,主要姓氏有9姓,其中,孙、李两姓是最早迁来的移民,其余7姓为:刘、赵、王、陈、徐、宋、马。
【古迹传说】
台河的传说台河位于北辛东约一公里稍偏南方向。至于是先有河后有台或者先有台后有河,众说纷纭。
大约在宋、元时代,此地土地荒碱,黎民百姓多以淘井晒盐和取卤熬盐为业,故名曰“灶户”。“灶户”者,以熬盐为生也。日久年深,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便形成了周围数十里的大盐坊。于是,朝廷派遣盐官驻此管理。经纳税后集中收购储存,便成了“官盐”。“官盐”是合法的,可以买卖贩运到全国各地。
台河原是一条较大的自然运河。西纳众多河流,东通大海。当时运盐多以船舶为主。当然近程也有车拉、驴驮、肩挑的。河的南面有与台隔河对峙的一片土地,名曰“卤分场”,地势沟壑崎岖,土质复杂,到处砖土瓦砾,是盐管局所在地。运盐船舶,为求稳托安全,来时装土压船,到此集中卸下,日久年深便形成了小山似的大土台,这就是台的来历。至于“客土”从何而来,或青藏,或云贵高原,则无从查考。
此地处边涯海角,黎民百姓生活极度艰苦。春旱秋涝,连年欠收,百姓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而且灾疫频繁,缺医少药,疫情时而蔓延。上天菩萨大发慈悲,每年夏秋之际,派遣药神到台上巡医赐药,拯救黎民。
1969年夏秋之季,传言某神灵到台上施善送诊,为百姓赐药医病。周边数十里、上百里甚至千里之遥的京、津等地居民前赴求仙赐药。一时香火旺盛,求药者络绎不绝。据说他们摆上供品,铺上事先备好的纸张,然后点燃纸香,跪而叩头祷告,说明病因病情等。不多会儿功夫,纸上便有神药,有粉状颗粒的、丸状的、桑葚状的等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病人回家服药后病情好转。
1977年,兴修水利,河已成为蓄水库,周围修建堤坝,台亦修建于堤坝中。前几年,东平县一渔民携妻小来此结网捕鱼数载,每逢初一、十五,便焚香烧纸祭奠神灵。雨与其攀谈起来,其曰神灵玄之又玄,神乎其神。其发财与否,笔者不得而知,在此无须赘述。
以上叙述,纯属街谈巷语,耳闻闲侃而已。有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有人云: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岂有。孰是孰非,不足较真争论,仅供茶余饭后作为传说神侃而已。
海王庙的传说北辛庄东南角一箭之地有一座庙宇遗址。日久年深唯一留下的除了一大堆碎砖烂瓦外,尚有一千年大铁钟和一棵百年槐树作为历史的见证。但大铁钟也于1958年-之时,送进了炼钢炉。百年老槐树也慢慢枯死了。
相传元朝延佑年间,此地修建一座气势恢宏的海王庙。其费用属官府支付还是民间集资,或是大户人家捐助舍施,则不得而知,也无从查考。据传,庙宇大殿坐北面南,粉壁飞檐,四梁八柱,雄伟壮观。殿内雕梁画栋,壁画五颜六色,灵活多姿,美仑美奂。大门上方悬挂一匾额,上 书“海王庙”三个雍容华贵、婀娜多姿的榜书大字。中堂供奉着威武森严的海龙王塑像。供案上大香炉中香火终日旺盛,烟雾缭绕。两边侍卫双目炯炯,威慑逼人。院内大槐树上吊一硕大铁钟。东西两厢房内住着数十个和尚。庙内主持镇海禅师面孔慈祥,和蔼可亲,憨厚善良,经常到周围村庄化缘,且为黎民百姓做些善举,口碑载道。
庙宇落成后的数十年中,海安河清,风调雨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周围村庄前往进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有祈福求安的,有盼子许愿的,也有求签问卜的。庄内死了人,则请和尚诵经祭奠亡灵。子女排队到庙里送盘缠,打发起身,过三七、五七、七七等纪念活动。
元末明初,社会-,朝代更替,兵荒马乱,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庙宇多年失修,和尚四散,只剩两位主持勉强支撑。
是年,黄河决口,蔓延荒野,海潮澎湃,袭击庙宇,夜里人们听到大铁钟哀鸣……
天明,庙宇倒塌,两位主持和尚亦不知去向。
【文物】1977年秋,六户公社组织全社男女劳力9000余人在北辛村搞“农田水利建设团结方”。施工中,挖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灰陶煮盐器、汉朝铜剑及民间炊具、贝壳等文物,后散落民间。
北辛村村民李法英目前收藏着一枚“刀”形的古钱币。据史学家说,是一枚齐国时期的“刀币”。该刀币是于1989年春天,居住在胜利油田一分场的李法英之子在挖猪圈时,在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地方挖掘出来的。该刀币长10.5CM,币字处宽2.4CM,币柄处宽1.5CM,币柄孔直径1.7CM。币上字为大篆“安阳之法化”字样。
清河军区后方医院1942年至1943年,八路军清河军区后方医院第一治疗所在北辛村驻扎。第一治疗所由王克义所长、黄景连政治指导员、张道中副指导员和军医叶衡庆等十几人组成,主要任务是收留治疗从前线战场上转送来的伤员。伤员送到村里后,就分散在村民家中治疗,经过治疗再转送到大后方去。那时,医药和医疗器械十分缺乏,手术时,没有麻药,王克义所长就用钳子、刀子、镊子等硬从伤员体内把弹片、碎骨取出来。这种手术,伤员十分痛苦,但大多数战士都咬紧牙关,经受住了考验,并亲切的送王所长绰号“王狠子”。“王狠子”所长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在抢救伤员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医院伤员、医生都在村民家同老乡同吃同住,村里妇女帮助战士拆洗血衣、被褥和绷带,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北辛村附近有揽翠湖旅游度假区、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东营园博园、东营万象游乐园、龙居黄河展区生态园、华林庄园等旅游景点,有黄河口大闸蟹、麻湾西瓜、黄河口刀鱼、史口烧鸡、三疣梭子蟹、龙居丸子等特产,有史口羊肉汤、曹文忠剪纸、龙居丸子制作技艺、龙居的传说、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盐垛斗虎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