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钢城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6

地名由来:此区域原叫蒋家墩,因为历史原因改“蒋家墩”为红钢城。清光绪初年,国内动荡,兵连祸结。有黄州蒋姓兄弟三人由于生活所迫,一路逃难来到青山镇地界,见青山夾以西地广人稀,江边有一大片荒滩,无人耕种守护,便在此搭盖茅棚安顿下来。蒋氏兄弟三人昼夜不停地开垦荒地,勤奋劳作,希望早日收获种粮度过饥荒,天长日久,周围的人便把这个地方叫做蒋家棚。只因临江之处没有堤坝,每到春夏之际,大雨倾盆,江水暴涨,洪涝成灾,不但土地淹没,连草棚也被冲走。蒋氏兄弟为了生存,决计与之抗争,便利用农闲之季合力取土运石,在原地筑起一方数尺高的大墩台,并重新盖棚安家,从此被人称为蒋家墩。1954年,毛主席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定址青山,来自全国10多个省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集结在汉。伴随武钢的建设,武钢生活区相应规划出炉。武钢作为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在布局设计以及管理流程上都带有明显的苏式风格。武钢生活区的规划,基本上整体复制了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的模式。1956年,八、九、十街坊建成,这片红房子成为当时武钢最好的居住小区。红房子全部采用X街坊X门X户的形式统一来编排,这一惯例也沿用到后来的钢花新村和钢都花园。随着后期的发展,红房子达到十六个街坊之多,总面积50万平方米。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每12栋红房子排列成矩形,中央是绿化带。这一团团红色的建筑,守护着武钢人。正是这个原因,这片区域也有了一个更为独特、更直接的名字——红钢城。“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蒋家墩街改称红钢城街。“红”代表了红钢城建筑采用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是中国最喜庆的颜色;“钢城”代表了因武钢而新建的城池。合并即代表了因武钢而生而兴的这座城市必将永葆喜庆、繁荣昌盛。

办事处驻建设八路11号,人口39041人,面积2.66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沿河、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十街、十九街。

历史沿革:

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修建武青堤,堤内水患减少,由黄州、汉川相继迁来数户人家,蒋家墩有了发展。

1925年,徐家棚修建火车站,拉近了蒋家墩与武昌的距离,蒋家墩又陆续搬来一些人家。

到1949年解放时,蒋家墩的30余户人家中,竟然有5户被定为地主成份。

建国初期,红钢城街辖区叫蒋家墩,人称“荒五里、穷鸡窝”,人烟稀少,基本无工业、商业。

1955年,青山区成立,随着武钢的破土兴建,逐步在此修建了职工宿舍区、商业网点和文化教育设施。

1956年3月,武钢在蒋家墩地区建设职工家属住宅区,两年时间便建成三层以上的住宅楼房数百栋,共100多万平方米。

建有当时全区最大的青山百货商店,青山剧院、银行、邮局、新华书店、医院、学校以及各种服务机构。

武钢、一冶机关搬到蒋家墩。

蒋家墩因此成为青山区的经济中心。

1957年5月成立蒋家墩街办事处,管辖区域西起倒口湖、东至青山港、北起长江堤、南至武大铁路,设立居民委员会17个。

同年,区委、区政府机关由青山镇迁至蒋家墩,蒋家墩因此成为青山区的政治中心。

1960年5月,蒋家墩街办事处改名为青山人民公社蒋家墩分社。

同年7月,因地处和平大道东端,蒋家墩分社更名为和平分社。

1961年7月,恢复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1965年7月,青山区根据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对街道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和平街划分为和平街、冶金街两个街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蒋家墩改称红钢城,蒋家墩地区的称谓随之变为红钢城地区。

1966年8月,和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红钢城街道办事处。

1991年,全街居委会重新划分为18个。

2000年8月,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18个居委会调整为11个社区居委会。

2014年,有社区居委会8个。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