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寨镇
地名由来:因地处华表、公和、长岭等圩中心,居住集中,故称彭大镇,后称彭寨镇。
2022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彭寨镇为2022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丝苗米)。
2014年7月,彭寨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彭寨镇位于和平县东南部,面积188.7平方公里。2003年度安坳镇并入该镇。镇辖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6.5211人,为和平县第二大中心镇。2003年农业总产值9079万元(现行价)。街镇距县城27公里,是和平下半县交通枢纽和经贸中心。境内交通、能源、通信、教育、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均较完善;有全县最大的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市场;有容量3150千伏安和11万伏变电站各1座。全镇有工业企业300多家,其中有年产能力20多万吨优质水泥的县水泥厂一间,年产5万吨以上优质石灰的铁长坑石灰窑多座。境内华表塔,座落在彭寨街华表村,建于明末,是县文物保护单位。
奇袭彭寨乡公所旧址
奇袭彭寨乡公所旧址位于和平县彭寨镇,即彭寨街老街。彭寨是和平县下半县经济中心,彭寨街镇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国民党县政府在彭寨、安拗、古寨、贝墩征得的田赋税(谷)都集中在彭寨街入仓库存,甚至四
华表塔
华表塔,原名黄猄社塔,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古时,因坐落在华表自然村,世人为了方便称呼,故更名为华表塔。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由当地村民集资建造,清乾
高山乡人民政府遗址
高山乡人民政府遗址位于和平县彭寨镇隆周赤黎坑杉窝里。1948年春节后,正当高山地区的停租废债、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和东区工委指示:高山乡成立人民政府。是年农历1月28日,由“天津队”指导员
梅园书屋
据文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书屋是明代由墩头村落基祖曾孟荣兴建,是一个以传统纺织业、书院教学、居家三合一的综合场馆,是当地学子、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邻学子启蒙劝学、研读经典史集、治学习艺的地方
聚史乡革命烈士纪念碑
聚史乡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彭寨镇聚史村聚史小学南边的和尚山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聚史地区共有11位革命烈士牺牲。为了告慰烈士英灵,弘扬革命传统,建国初期中共聚史乡党支部、聚史乡政
粤赣边支队交通站旧址
粤赣边支队交通站位于和平县彭寨镇群联村瓦屋自然村。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母亲梁水娣(当地人称“肖母”)与她的三个儿子都参加了革命,并将自己的家与祠堂作为游击队的隐蔽地点和交通站。粤赣边支队通过这
历史沿革: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属和平县分设四图的仁义图(彭镇、村镇、马塘、东水、杨洞、粮溪等地)。
清光绪三年(1877年),实行保安局约制,和平县城设总局,下设8个分局,彭寨其中之一。
民国初,沿袭旧制。
民国十年(1918年),和平县划为33个保卫团区,彭寨、安坳各属一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和平县设治安委员会,下分设5个区治安委员会,彭寨、安坳属第三区(彭寨、林寨、古寨、东水、贝墩)。
民国二十年(1931年),和平县设立11个自治区、2个镇(时保卫团制仍存在至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始撤),彭寨属第三区(高山乡,粮溪乡、马塘乡、彭镇乡),安坳属第十一区(泷溪乡、水西乡、安坳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和平县设立5个联乡办事处,彭寨属第四联乡办事处,辖彭镇、粮溪、高山、马塘、贝墩、石村、河唇、安坳、古寨。
民国三十年(1941年)九月,将36个乡镇改为24个乡镇,安坳属古寨乡,彭寨单列一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六月,和平县设4个区,1个镇20个乡。
彭寨区辖彭寨乡、贝墩乡、古寨乡、粮溪乡,安坳隶属贝墩乡。
1952年,属和平县第五区(含粮溪镇)。
1958年10月,撤销乡镇成立东山、四联、彭寨、俐东,浰江、九连等5个人民公社。
1959年,四联人民公社分为彭寨、贝墩2个人民公社。
1961年,贝墩人民公社分为贝墩、古寨、安坳3个人民公社。
1963年,彭寨人民公社分为彭寨、粮溪2个人民公社。
1983年,人民公社改为区公所。
1987年,撤区改镇,彭寨为镇,安坳为乡。
1994年4月8日,安坳等10个乡改为镇。
2003年6月13日,安坳镇并入彭寨镇,镇名沿用彭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