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家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22:04

地名由来:因镇政府驻原荆家村而得名。荆家庄始建于宋朝宣和元年(1119),据史载,荆氏原居于村西一高埠,名曰张机辅,号称坡北荆。后因裔众基狭,遂东迁现址,定名荆家庄。1966年因人民公社所在地位于荆家庄而得名荆家人民公社,后撤社设镇,改为荆家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荆家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3月,荆家镇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街道)。

2020年2月,荆家镇入选淄博市2019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录。

荆家镇位于桓台县北部, 锦秋湖西畔,小清河南岸,距县城索镇13.5公里。东西横距8.7公里, 南北纵距5.3公里,总面积为46.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东与起凤镇接壤,西与马桥镇、西南与陈庄乡搭界,南与田庄镇相连,北越小清河与高青县的高城镇为邻,东北部的崔家村是桓台、高青、博兴三县交界之处。总人口47000人。镇政府驻荆家庄。

地貌特征东西长,南北短,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向东北缓冲。海拔标高由9.6~6.9米,地面起伏不大,东部为锦秋湖,东北部为马踏湖区,属山前洪冲积与黄泛冲积的叠交地带。孝妇河、二支流由西南向东北注入马踏湖。全镇有耕地3906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29%。土壤分褐土、潮土两大类,褐土占27.74%、潮土占72.36%,适种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境内平均埋深2米即可取水,流经镇域河流均发源于境外,为西南和南北流向,除小清河为常年河外,均为四季河。境内交通便利,南有起凤至马桥公路,北有定向路横贯镇境东西,周家至荆家公路纵穿镇域南北越小清河直通高青。小清河横枕北境,有航运之利。境内地下有丰富的石油、石膏和天然气。

-

产业

1988年,全镇有商业网点3处,基层供销合作门市部和个体工商户456个,饭店仅有供销社、荆四饭店和建筑公司接待所等8家,农村集贸市场19处,万人以上大集4处,集市总摊位5000个,上市商品总值50万元,成交额46万元。1998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60个,从业人员2020人,农村集贸市场19处,市场摊位7000个,集日人数平均3600人次以上,成交额68万元。2001年,荆四、高王、后刘等10个村,先后出现早市和晚市。并带动崔家运输、陈桥印刷,东孙“四色韭黄”,崔家、大元草编五个特色专业村的经济发展。2002年新建喜乐家、乐万家两家超市和两家蔬菜销售公司。年内,成功举办“名优蔬菜展销会”。初步形成以物资交流大会、大集、早晚市互补的市场体系,贸易额达到1.3亿元。

-

文化

1988年,后刘村建有电影院1处,全镇共有15个电影放映队,年放电影116余场次。2000年,有业余京剧团3个,扮玩队伍20余支,每逢春节、元宵节参加全县组织的文艺汇演。民间扮玩主要有京胡、二胡、唢呐等乐器演奏,快书、书法,捏泥人,剪纸,裱糊等艺术表演。期间,山东京剧团、吕剧团,滨州京剧团、吕剧团,淄博五音剧团、吕剧团和部分市、县级文化团体多次到荆家演出。2002年,镇设文化站1处,各村有文化大院50处,图书阅览室32处,藏书达2.6万册,订阅各类报刊杂志43种。当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7%。

-

教育

1、幼儿园

1988年,全镇有幼儿园20处,48个班,入园幼儿1200人,3~5周岁儿童入园率75%。1995年,有18处幼儿园,44个辅导班,入园幼儿1260人,入园率80%,。2002年,幼儿园合并为16处,44个教学班,入园幼儿1350人,入园率达96 %。

2、小学

1988年,全镇有小学19处98个班,在校学生3216人,入学率100%。1991年减少至2996人。2002年,全镇小学合并为9处,教学班88个,在校学生28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3、中学

1988年,对布局进行全面调整,将11处中学合并为3处45个班,定点于荆家、里仁、后刘,在校生2550人。2002年,初中在校生2985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升学率60%。

4、成人学校

1990年,建立成人学校,在校学员32人,1994~1998年,分别培训两届幼师中专毕业生60人,至2002年,共举办建筑、种植、养殖专业班18期。

5、师资队伍

1988年,全镇教职工460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30%,其中,中学一级教师11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2002年正式教师317人,其中本科学历76人,大专187人,中专22人,高中32人,中学高级21人,中学一级65人,小学高级68人。中、小学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5%、100%。同年,进行“和谐”教学试验,受到国家和谐教学研究会的表彰,49人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中考升学388人,升学率达52%。

-

卫生

1988年,全镇设有卫生院1处,村办卫生室29处,其中甲级卫生室19处,乙级卫生室10处,乡村医生129个。1991年,投资71万元,新建镇卫生院门诊大楼,设病房床位42个。医疗科室有内、外科,妇、儿科、五官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化验室,并配备救护车、微循环机测仪、呼吸机、-机、半自动化分析仪、b超机等先进设备,能够承接外科、妇科病员手术治疗。1996年,29个村全部实现卫生所一体化管理和合作医疗。

2001年,先后建立前刘、东孙分院。2002年医护人员65人,其中大专学历5人,中专45人,高中2人,中级职称医师9人。

-

体育

1988年,全镇有老年门球活动场所4个,老年活动中心2处,篮球场40个,排球场6个,室内乒乓球场30个,室外112个。1990年,每年举办一次春季大型体育运动会和冬季越野长跑赛,优胜队代表参加全县组织的篮球、田径等各类比赛。至2002年,每年“五四”前夕,组织各单位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各类比赛活动,并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各村青年自发组织篮球比赛等活动。

-

计划生育

1988年始,计划生育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管部门每年组织4次为育龄妇女查体,随时掌握孕情。对男女双方自愿实行晚婚者,增加两周婚假,晚育者增加两个月产假;对自愿生育一胎节育的夫妇,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在小孩年满18岁前,每月由政府发给独生子女补助费10元;国家职工在退休后加发5%退休金;独生子女长大后,有入学、就医、招工、城镇分配住房、农村划分宅基地的优先权和照顾。2002年,为育龄妇女免费查体10232人,采取放环措施943人,长效避孕措施达98%以上;兑付手术费6.4万元,独生子女奖励1.5万元,退二胎奖励0.4万元。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1988年的15.2‰和7.9‰,降低到11.53‰和4.42‰。

-

宗教信仰

全镇宗教信仰主要为基督教,有 4个小组,教徒80余人,活动场所设在伊家。

-

社会新风

全镇民风淳朴,不断涌现出拾金不昧,舍身救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事和人物,其中1998年12月,原荆二村支部-荆得权救出滩子村落水父子两人,被评为桓台十大新闻人物,县委宣传部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2001年9月,镇党委、政府号召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东孙村一患白血病学生治病捐款2万余元。

历史沿革:

1955年,属陈庄区。

1958年9月,属卫星第十二人民公社。

1966年5月,为荆家人民公社。

1984年4月,设立荆家镇。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