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联合创作 · 2023-09-30 14:02

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人的客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但因为遇上风暴坠毁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上。机上45名乘客中包括乌拉圭的橄榄球手及其家属,21人当场丧生,其余24名幸存者中,8人在逃生中被雪崩夺去生命;最终有16人于同年12月22日之前陆续走出雪域而生还,被称为“安第斯奇迹”。在空难的发生后的第10天,幸存者为了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存活,被迫手拉手立下了一个“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幸存者最终靠遇难者的人肉果腹才活了下来。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样一句话送给这些幸存者:“在死亡的底色上,生命更具雕刻的美。”这场空难已经过去40年了,当年的幸存者在与死神的不期而遇中奋力抗争。如今,他们已经走到生命的暮年,他们中很多人都承认,正是这场空难改变了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幸存者帕拉多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

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人的客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但因为遇上风暴坠毁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上。机上45名乘客中包括乌拉圭的橄榄球手及其家属,21人当场丧生,其余24名幸存者中,8人在逃生中被雪崩夺去生命;最终有16人于同年12月22日之前陆续走出雪域而生还,被称为“安第斯奇迹”。在空难的发生后的第10天,幸存者为了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存活,被迫手拉手立下了一个“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幸存者最终靠遇难者的人肉果腹才活了下来。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样一句话送给这些幸存者:“在死亡的底色上,生命更具雕刻的美。”这场空难已经过去40年了,当年的幸存者在与死神的不期而遇中奋力抗争。如今,他们已经走到生命的暮年,他们中很多人都承认,正是这场空难改变了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幸存者帕拉多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安第斯山。”这座安第斯山就是生命本身潜藏着危险和绝境,但又一定蕴藏的希望和奇迹。

【编辑推荐】

1.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是超级畅销书、口碑佳作

本书一经出版,在全球掀起空前热潮,维基百科记录的全球销量为500万册。本书是纪实文学的经典,由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亲自与幸存者深入交谈,整理采访文字,全书真诚朴实,受到《卫报》《纽约时报》《滚石》等多家知名媒体推荐,至今还多次再版。

2.史上著名灾难故事,由《死亡诗社》男主伊桑·霍克出演改编电影,震撼人心

安第斯空难是历史上著名的灾难和励志故事,挑动人性中最敏感的神经。事件发生虽早,但故事本身没有时效性。纸书文字更加真切地还原事件原貌,感人至深,给人以灵魂的激励。

3.毁三观的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引发全世界热议

幸存者坦言,为了存活他们不得不生食人肉!他们的亲人甚至都对这样“泯灭道德”的事实惊呆了。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智利、乌拉圭,记者们疯狂挖掘着细节,耸人听闻的报道最终引起全世界关于人性和伦理的讨论——有人愿意理解,有人破口大骂——食人是否有罪?幸存者们是否该受到惩罚?那些被食者的家属该怎样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4.一本记录真实人性的故事:信念,是活下去的武器

本书所展示的,是直击人心的全方位的人性。绝境是人性实验的最佳场所——在安第斯山脉,人最真实的面目无所遁形:他们既没有蜕变成野人,也不是遵循“文明”的圣人,他们自私、愤怒、结仇,却又在非人的折磨中不崩溃、不扭曲、不自毁。回归现实,无论是疫情还是其他遭遇,或许都可以学习幸存者们的信念,让人性的光辉成为自己最强的武器。

媒体评论

“生存文学中的经典。”

——《新闻周刊》

“这本书的内容超越了耸人听闻的层面,是一本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书。”

——《滚石》

“本书记录了一种渗透在书页中的真实和绝望,叙事上并不是直截了当的英雄主义。书中的人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圣人:他们易怒,容易结仇,还自私。这使他们的生存故事更加感人。读完本书挥之不去的是它的独创性,以及人类精神的复原力。”

——《卫报》

“作者的风格很野蛮:没有任何修饰,堪称一份检察官的简报。本书是一项令人心悸的的娱乐项目:我即便知道剧情梗概,它仍让我像触电一般震撼。社会学家、教育家都应该阅读《活着》。事实上,任何工作与“让人们为逆境做好准备”相关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

——《纽约时报》

“一场生理和精神的双重冒险……里德先生被幸存者们选中,为他们经历的磨难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记录,他的书写很成功。”

——《纽约客》

“一本了不起的书……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里德的这部作品记录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挣扎,实属佳作。”

——《费城问询报》

“不只是个冒险故事……更是对恐惧、紧张,以及渴望生存的人们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的近距离白描……千万不要错过本书。”

——《丹佛邮报》

“完美……卓绝……一群本可以选择死去,但却拒绝死亡的年轻人,本书是他们忍耐力和意志力的写照。”

——《底特律自由报》

“悲惨,温暖,鼓舞,震撼,恐惧,真实。”

——《哥伦布快讯》

“没有人能不被这本书打动,没有人能够将它放下……读过《活下去》,不可能不对生命的价值产生更高的认识。”

——《新共和》

“一个可与希拉里和丹增、托尔·海尔达尔或雅克·库斯托相媲美的冒险故事。”

——《芝加哥论坛报》

“一本令人难忘的书。”

——《克利夫兰新闻报》

“一本非凡的书……里德以犀利的纪实风格,让本书时而充满强烈的戏剧性,时而刻意含蓄却越发动人。”

——《出版人周刊》

“精彩……超越了头条新闻的煽情主义手法,揭示了痛苦经历下的真实人性。”

——《伍斯特星期日电讯报》

“相当精彩的一本书……里德对磨难的记述鼓舞人心。”

——《花花公子》

“充满张力又引人入胜……一段面对死亡时人与人相处的经典叙事。”

——《乡村之声》

皮尔斯·保罗·里德

诗人和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爵士的第三个儿子,1941年出生于北约克郡,曾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担任助理编辑。里德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会员和成员,也是英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他的第一部小说《与杜西·马克思在天堂的游戏》于1966年出版。他的小说获得了霍桑登奖、杰弗里·费伯纪念奖、萨默塞特·毛姆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他的两部小说《已婚男人》和《自由的法国人》已被改编成电视剧,第三部小说《蒙克·道森》被改编成故事片。

1974年,里德写了他的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活着:安第斯山脉幸存者的故事》,至今已在全球售出500万册。1993年,由弗兰克·马歇尔执导、伊桑·霍克主演的改编电影(中译名:《天劫余生》)上映。他的其他纪实文学作品包括《燃烧》,讲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圣殿骑士团》讲述了十字军的历史。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