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文字禅校注
北宋惠洪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其著述范围之广,在两宋禅林中可称,后世僧人也罕有其匹。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正是他整个撰述理念以及写作内容的集中代表,不仅体现了佛教内部禅教合一的倾向,而且也显示出僧人借鉴士大夫文学传统而交融儒释的自觉努力,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挣扎于出家忘情与世俗多情之间的诗文僧的绝佳样板。《石门文字禅校注》集义理、考据、文法于一书,是周裕锴教授数十年研究惠洪及禅宗的集大成之作,包含着独特的治学理念,代表着中国当下集部文献及禅宗文献整理的新高度。校勘中较多地使用了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注释中,广泛使用传统笺注古籍的惯用方法,如考证以确定相关史实、人物生平、作品时间、创作背景,注解字词、典故以明诗文句意。除此之外,基于《石门文字禅》出入儒释、习用“今典”、好创伟辞等特点,本研究尚注意运用疏解法以贯通篇章文意、禅宗法义、文...
北宋惠洪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其著述范围之广,在两宋禅林中可称,后世僧人也罕有其匹。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正是他整个撰述理念以及写作内容的集中代表,不仅体现了佛教内部禅教合一的倾向,而且也显示出僧人借鉴士大夫文学传统而交融儒释的自觉努力,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挣扎于出家忘情与世俗多情之间的诗文僧的绝佳样板。《石门文字禅校注》集义理、考据、文法于一书,是周裕锴教授数十年研究惠洪及禅宗的集大成之作,包含着独特的治学理念,代表着中国当下集部文献及禅宗文献整理的新高度。校勘中较多地使用了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注释中,广泛使用传统笺注古籍的惯用方法,如考证以确定相关史实、人物生平、作品时间、创作背景,注解字词、典故以明诗文句意。除此之外,基于《石门文字禅》出入儒释、习用“今典”、好创伟辞等特点,本研究尚注意运用疏解法以贯通篇章文意、禅宗法义、文法技巧;“触类旁通”法以提示互文性,指明《石门文字禅》书写惯例、句法特点等。
周裕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韩国东亚人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苏轼学会副会长;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已出版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禅宗与诗歌》《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禅宗语言研究入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