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遺事
在充滿光與熱的青春狂焰之後,荒島上的苦悶生活卻有著更深沉的體悟!
本書可視為《青春之歌》之續篇。作者在《青春之歌》中記述了七○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青春,然而在經歷黨國機器的打壓──1973年台大哲學系事件後,僥倖逃過一劫的作者入伍當兵,竟又鬼使神差地被分發到彼時惡名昭彰、曾關押了許多政治犯的的火燒島──綠島。本書即是記述那一段離島生活,在仍殘餘著白色恐怖陰影的七○年代,原本抱持純真的理想主義熱忱的年輕軍官,面對受刑人與政治犯,扭曲而殘酷的現實在他心裡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在多年的壓抑後,作者決定寫出當年在那與世隔絕的荒島所經歷的震撼,沒有清算、指控,而只是用悲憫的心,呈現一個左翼青年軍官眼中離島監獄的眾生相,企圖為那噤聲的年代,仿若被放逐的邊緣孤島上的人事物,賦予一種普世的價值。我們彷彿又見到陳映真作品中那樣素樸而卑微的小人物,卻如暮鼓晨鐘般撼動...
在充滿光與熱的青春狂焰之後,荒島上的苦悶生活卻有著更深沉的體悟!
本書可視為《青春之歌》之續篇。作者在《青春之歌》中記述了七○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青春,然而在經歷黨國機器的打壓──1973年台大哲學系事件後,僥倖逃過一劫的作者入伍當兵,竟又鬼使神差地被分發到彼時惡名昭彰、曾關押了許多政治犯的的火燒島──綠島。本書即是記述那一段離島生活,在仍殘餘著白色恐怖陰影的七○年代,原本抱持純真的理想主義熱忱的年輕軍官,面對受刑人與政治犯,扭曲而殘酷的現實在他心裡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在多年的壓抑後,作者決定寫出當年在那與世隔絕的荒島所經歷的震撼,沒有清算、指控,而只是用悲憫的心,呈現一個左翼青年軍官眼中離島監獄的眾生相,企圖為那噤聲的年代,仿若被放逐的邊緣孤島上的人事物,賦予一種普世的價值。我們彷彿又見到陳映真作品中那樣素樸而卑微的小人物,卻如暮鼓晨鐘般撼動了我們最深沉的情感。
書中並收錄多篇當年作者與女友之通信,字句間一個苦悶青年試圖尋找出路的掙扎躍然紙上,讓人不禁為那份誠摯的熱情、深刻的自省而感動;而兩人之間那份相濡以沫的情誼更令人欣羨不已!
鄭鴻生,台南人,民國四十年生。
台南一中畢業後就讀台灣大學,介入台大學生保釣運動、民主抗爭與民族主義論戰。一九七三年台大哲學系畢業,正值哲學系動盪之秋,十月入伍,受訓後分發至綠島服役。退伍後赴美留學,改讀電腦碩士並在電腦網路公司工作。一九八八年回台,進入資策會,負責大型資訊系統與網路之規畫設計。一九九六年與妻遊學澳洲雪梨一年,而後從事寫作,並兼家庭主夫。
著有《揚帆吧!雪梨》、《青春之歌》、《踏著李奧帕德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