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
歐洲知名學者諾丘・歐丁在本書中旁徵博引近四十位大師的名言,加上個人鏗鏘有力的見解,引領我們重新思索「無用的實用性」及「實用的無用性」。他指出,人類對於物欲的執迷,以及對務實的盲目追求,無法帶來任何真正的知識或精神的質變,更會導致人類知性能力的衰退。
歐丁在書末也收錄了美國教育家弗萊克斯納的〈無用知識的用處〉一文。他與弗萊克斯納儘管相隔近百年,但兩人的主張恰似一首人文與科學的奏鳴曲,相互應和。他們不約而同檢視人們對於「實用」的概念是否過於狹隘,證明無用之用的例子不勝枚舉。
歐丁更藉此強調,人文思想和科學知識之間絕非對立,而是在對抗「利益」的戰場上並肩作戰,共同捍衛知識的自主以及探索「無用知識」的自由,鼓勵追求「無用」的滿足,讓人類天馬行空的自由精神與能力獲得解放:在這個一切都獻祭給實用性的世紀,當功利主義宛如僅有的指南針,利己主義彷彿是最後的指望,我們...
歐洲知名學者諾丘・歐丁在本書中旁徵博引近四十位大師的名言,加上個人鏗鏘有力的見解,引領我們重新思索「無用的實用性」及「實用的無用性」。他指出,人類對於物欲的執迷,以及對務實的盲目追求,無法帶來任何真正的知識或精神的質變,更會導致人類知性能力的衰退。
歐丁在書末也收錄了美國教育家弗萊克斯納的〈無用知識的用處〉一文。他與弗萊克斯納儘管相隔近百年,但兩人的主張恰似一首人文與科學的奏鳴曲,相互應和。他們不約而同檢視人們對於「實用」的概念是否過於狹隘,證明無用之用的例子不勝枚舉。
歐丁更藉此強調,人文思想和科學知識之間絕非對立,而是在對抗「利益」的戰場上並肩作戰,共同捍衛知識的自主以及探索「無用知識」的自由,鼓勵追求「無用」的滿足,讓人類天馬行空的自由精神與能力獲得解放:在這個一切都獻祭給實用性的世紀,當功利主義宛如僅有的指南針,利己主義彷彿是最後的指望,我們應當明白:「無用的實用性,就是生命、創造、愛和欲望的實用性。」因為「無用帶來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東西──那就是不抄捷徑、不趕時間的創造,讓我們越過社會所編造的幻影」。
諾丘.歐丁(Nuccio Ordine),一九五八年生於義大利迪雅曼泰(Diamante),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學(Université de Calabre)義大利文學教授,亦曾於歐洲及美國多所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NS)、巴黎高等社會科 學院(EHESS)、巴黎索邦第四大學(Université Paris-IV-Sorbonne)、倫敦瓦爾堡中心(Warburg Institute à Londres)、柏林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 Institute),以及美國的耶魯、紐約大學。
歐丁曾出版多部關於喬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和文藝復興的著作,並被翻譯成九國語言(包括中文、日文和俄文),如:《驢子之迷》(Le mystère de l’âne, 2005)、《暗影的邊界》(Le seuil...
諾丘.歐丁(Nuccio Ordine),一九五八年生於義大利迪雅曼泰(Diamante),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學(Université de Calabre)義大利文學教授,亦曾於歐洲及美國多所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NS)、巴黎高等社會科 學院(EHESS)、巴黎索邦第四大學(Université Paris-IV-Sorbonne)、倫敦瓦爾堡中心(Warburg Institute à Londres)、柏林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 Institute),以及美國的耶魯、紐約大學。
歐丁曾出版多部關於喬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和文藝復興的著作,並被翻譯成九國語言(包括中文、日文和俄文),如:《驢子之迷》(Le mystère de l’âne, 2005)、《暗影的邊界》(Le seuil de l’ombre, 2003)、《喬達諾.布魯諾、龍薩與宗教》(Giordano Bruno, Ronsard et la religion, 2004)、《與知識相遇》(Le rendez-vous des savoirs, 2009)、《國王的三頂皇冠》(Trois couronnes pour un roi, 2011)。近期出版作品為《馬奎斯的肖像──重複與差異》(Les portraits de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La répétition et la différence, 2012)。此外,他與伊夫.赫桑(Yves Hersant)為美文出版社(Les Belles Lettres)編輯了三套經典作品叢書。
譯者 郭亮廷,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學士,巴黎第一大學(Université Panthéon-Sorbonne)美學系學士,雷恩第二大學(Université Rennes 2)劇場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