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特小说集1

联合创作 · 2023-10-01 21:59

约瑟夫•罗特是长期被国内忽视的德语作家,其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卡夫卡和穆齐尔。漓江出版社的《罗特小说集》以多卷本的形式陆续出版,收入罗特的大部分优秀小说作品。《罗特小说集》的出版必将改写国内的相关文学史。

本书是《罗特小说集》第一卷,收入罗特的长篇小说《百日》。本书是罗特为数不多的一部历史小说,他用恢宏而又细腻的笔触,通过拿破仑大帝和浣衣宫女安吉丽娜的两种不同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百日王朝”的起起伏伏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在这部作品中,罗特以诗一样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大人物的苦乐悲喜,以及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洪流间的交汇碰撞,堪称一个时代的挽歌。

编辑推荐

约瑟夫•罗特是德语作家里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优秀人物,受到茨威格、爱伦堡、库切、纳丁•戈迪默等诸多名家的推崇。国内对其作品的译介虽早有涉及,但仅限于两本,没有更深入全面地进行,以至罗...

约瑟夫•罗特是长期被国内忽视的德语作家,其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卡夫卡和穆齐尔。漓江出版社的《罗特小说集》以多卷本的形式陆续出版,收入罗特的大部分优秀小说作品。《罗特小说集》的出版必将改写国内的相关文学史。

本书是《罗特小说集》第一卷,收入罗特的长篇小说《百日》。本书是罗特为数不多的一部历史小说,他用恢宏而又细腻的笔触,通过拿破仑大帝和浣衣宫女安吉丽娜的两种不同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百日王朝”的起起伏伏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在这部作品中,罗特以诗一样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大人物的苦乐悲喜,以及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洪流间的交汇碰撞,堪称一个时代的挽歌。

编辑推荐

约瑟夫•罗特是德语作家里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优秀人物,受到茨威格、爱伦堡、库切、纳丁•戈迪默等诸多名家的推崇。国内对其作品的译介虽早有涉及,但仅限于两本,没有更深入全面地进行,以至罗特的名字在国内读者中还较为陌生。本卷收录的罗特代表作《百日》之前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出版,对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确为填补空白的福音。

《罗特小说集》收入了约瑟夫•罗特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罗特的创作之路和写作特点。这套丛书正是秉持漓江出版社深度研究世界优秀文学的一贯宗旨,向国内读者译介被长期忽略的优秀作家,率先出版其代表作品,以飨读者,并引发相关阅读与研究热潮。当20世纪发生的一切成为历史后,我们重读罗特笔下的故事,则能对那个时代、那场战争灾难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应能更好地理解罗特作品中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所载有的价值和意义。

名家评荐

罗特的作品全面描绘的人类悲剧远非现代小说技术能够企及。没有其他当代作家——包括托马斯•曼——能够接近他的全面。罗特已达峰顶。

——纳丁•戈迪默(南非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您无法想象,我多么迫切地想同您谈话……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聚在一起畅叙心曲,那将是很有意义的。

——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在罗特的长篇小说里,阳光和空气都很充分。

——伊利亚•爱伦堡(著名苏联作家)

缅怀失去的过去,忧虑无家可归的未来,是奥地利小说家约瑟夫•罗特成熟作品的核心。罗特深情地回望奥匈王朝,把它当作他唯一曾有过的祖国。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罗特是20世纪文坛上最值得敬爱和最激荡人心的作家之一。

——马塞尔•莱希-拉尼茨基(当代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约瑟夫•罗特在国内的译介并不充分,此前有一些作品的中文译本零星出版。本次由漓江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罗特小说集》包括了作家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罗特的创作之路和写作特点。

——刘炜(《罗特小说集》主编)

约瑟夫·罗特 Joseph Roth (1894-1939) 是可以和卡夫卡、穆齐尔相提并论的重要德语作家,堪称作家中的作家,深受多位文学名家推崇。

罗特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记者为维也纳不同报社写稿,成为二三十年代德语世界的明星记者 ,曾就职于《法兰克福报》。罗特不到三十岁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四十五岁英年早逝时已出版小说数十部,其中篇、长篇和短篇小说均出手不凡,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最优秀的德语作家之一。

罗特较为人所知的小说有《拉德茨基进行曲》《先王冢》《皇帝的胸像》《百日》《无尽的逃亡》《约伯记》《塔拉巴斯》《沉默的先知》等,均以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其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更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关于“哈布斯堡神话”的标志性作品,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成的最优秀...

约瑟夫·罗特 Joseph Roth (1894-1939) 是可以和卡夫卡、穆齐尔相提并论的重要德语作家,堪称作家中的作家,深受多位文学名家推崇。

罗特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记者为维也纳不同报社写稿,成为二三十年代德语世界的明星记者 ,曾就职于《法兰克福报》。罗特不到三十岁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四十五岁英年早逝时已出版小说数十部,其中篇、长篇和短篇小说均出手不凡,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最优秀的德语作家之一。

罗特较为人所知的小说有《拉德茨基进行曲》《先王冢》《皇帝的胸像》《百日》《无尽的逃亡》《约伯记》《塔拉巴斯》《沉默的先知》等,均以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其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更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关于“哈布斯堡神话”的标志性作品,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成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收入《理想藏书》,位列德语文学作品前十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认为罗特的文学造诣已达顶峰。

译者 吴慎,复旦大学德语系硕士,曾在比利时根特大学文学和哲学学院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语和荷兰语文学院交流,现为上海市市东中学德语教师。译著《裂脑怪》(节选) 收录于《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八卷)》,另翻译过多部德语音乐剧。

文集主编,刘炜,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德语文学专业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德语系副系主任。从事奥地利德语文学中的“哈布斯堡神话”及德语流亡文学研究多年。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