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醫者

联合创作 · 2023-10-01 19:44

破除「醫生不能是弱者」的神話,溫柔照看白袍底下的真實血肉:

醫生也是人,各有各的個性、夢想和欲望,同樣會迷惘、恐懼與憂傷。

他們受苦時得不到關懷,生了病卻不被視為病人,

只能承擔理性至上的專業要求──

我們常忘記了:在醫療前線的醫生們也有身而為人的感性需求。

莎拉是名婦產科醫生,但她始終無法受孕。

徹底的絕望侵蝕著她,同事們卻對她的遭遇不以為然……

一切只因為她是一名醫生,理應擺脫任何煩惱。

白袍醫者常被套上「超人」般的濾鏡,期望他們應該要客觀理性、果敢抗壓、富同理心。這樣的認識,源自人們對「醫生」角色的扁平認知,對醫療體系的陌生,加上醫界不對外人言的潛規則,使得我們對醫學院學習、受訓、臨床等可能存在的體制問題一無所知。

事實是:醫生也會面對壓力、生病、歧視。但他們該如何照料自己的心理健康,又能向誰求助?

本書作者艾爾頓身為一名心理學家,過...

破除「醫生不能是弱者」的神話,溫柔照看白袍底下的真實血肉:

醫生也是人,各有各的個性、夢想和欲望,同樣會迷惘、恐懼與憂傷。

他們受苦時得不到關懷,生了病卻不被視為病人,

只能承擔理性至上的專業要求──

我們常忘記了:在醫療前線的醫生們也有身而為人的感性需求。

莎拉是名婦產科醫生,但她始終無法受孕。

徹底的絕望侵蝕著她,同事們卻對她的遭遇不以為然……

一切只因為她是一名醫生,理應擺脫任何煩惱。

白袍醫者常被套上「超人」般的濾鏡,期望他們應該要客觀理性、果敢抗壓、富同理心。這樣的認識,源自人們對「醫生」角色的扁平認知,對醫療體系的陌生,加上醫界不對外人言的潛規則,使得我們對醫學院學習、受訓、臨床等可能存在的體制問題一無所知。

事實是:醫生也會面對壓力、生病、歧視。但他們該如何照料自己的心理健康,又能向誰求助?

本書作者艾爾頓身為一名心理學家,過去二十多年來,穿梭於各種醫療現場進行直擊觀察,並與無數心靈失落的醫生有過對談和交流。她關切的是:整個醫療體系哪裡出了問題?如何以人本角度出發,提供醫生更好的心理支持?如何讓醫生更具有情緒韌性?

當整個醫療體系忽視、甚至否認了醫生的心理需求,導致醫生們不僅難以解決身心問題,連帶也影響了他們行醫的品質。她認為,今後醫療人員的情緒健康將與控制病毒傳染一樣重要──當我們重視醫生們的情緒健康,如同洗手消毒般習以為常時,就能發展出更良好的醫療體系和文化。

‧給身為醫生的你:若你曾懷疑過你的悲苦與哀戚是否無人聞見,本書可帶給你似曾相識的安慰。

‧給看過醫生的你:本書將領你同理醫者的情緒健康問題,並思考造成其痛苦的結構性問題。

本書特色

◎不少醫生曾出書描述病患的故事,但本書是由心理學家寫下關於醫者本身的故事。

◎本書取材自二十年間對幾百名醫生的觀察和對話,不僅是描述一位醫生的個人經驗。

更多醫者故事盡在書中:

‧傑出的神經外科醫生,如何面對性別天花板仍努力發展事業

‧小兒科醫生第一天上班,就得獨自處理宣告嬰兒死亡的手續

‧實習醫生工作不到一週,因憂鬱症而掙扎是否離開醫界

‧腫瘤科醫師在面對貌似父親的癌症患者時,暈倒在病床邊

同感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志金(重症醫師)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超級營養、精彩、優質的臨床田野筆記,既超越八點檔故事的複雜度,更超越台灣對醫學教育認知既有深度與高度。」──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成令方

「這是一本誠實窺見醫師內心矛盾衝突的書,值得所有醫師閱讀,發現自己壓抑或不敢直視的困境;這更是一本所有醫學教育者應該閱讀與思考的書──我們有責任支持與協助年輕從醫者。」——醫師、前立委 林靜儀

好評推薦

「以精準且深刻的理解與同情,為受傷的醫者而寫,無論是醫生或者病患,都應該拿起來讀一讀。」──布克獎得主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

「以富有同情心的視角帶我們深刻詳細地了解,用來訓練以及養成醫生的系統能夠如何地摧毀身為人的我們,卡洛琳‧艾爾頓給出了關鍵且正是時候的提醒,告訴我們醫生也是人。」──《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作者葛文德(Atul Gawande)

「卡洛琳‧艾爾頓是一位職業心理學家,與執業醫生們一起工作超過二十年。她非常具資格來評論關於醫療體系的事……令人好奇是否有誰在看完這本書後,還能用同樣的眼光看待醫生們。」──《衛報》

「來自醫療系統前線的最瘋狂調度(派遣),促使我們必須更加正視我們的醫療體系。」──《泰晤士報》

卡洛琳‧艾爾頓(Caroline Elton)

在牛津大學獲得本科學位,之後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獎學金,並在倫敦大學學院(UCL)醫學院的學術精神病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她是一名職業心理學家,曾和許多醫生共事。她的第一個角色是在病房、門診和手術室中觀察高級臨床醫生的教學,這是對過時的醫學教育模式提出質疑的舉措之一。後來,她被任命為英國國民健保署「職涯中心」(Careers Unit)負責人,負責支持整個倫敦的實習醫生。她還擔任擴展醫學學位課程的負責人,該課程是英國最大的「擴大參與」(widening participation)醫學學位課程。卡洛琳撰寫了許多文章探討醫生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供醫生最好的支持,並經常在英國和國外會議中發表演講。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

卡洛琳‧艾爾頓(Caroline Elton)

在牛津大學獲得本科學位,之後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獎學金,並在倫敦大學學院(UCL)醫學院的學術精神病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她是一名職業心理學家,曾和許多醫生共事。她的第一個角色是在病房、門診和手術室中觀察高級臨床醫生的教學,這是對過時的醫學教育模式提出質疑的舉措之一。後來,她被任命為英國國民健保署「職涯中心」(Careers Unit)負責人,負責支持整個倫敦的實習醫生。她還擔任擴展醫學學位課程的負責人,該課程是英國最大的「擴大參與」(widening participation)醫學學位課程。卡洛琳撰寫了許多文章探討醫生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供醫生最好的支持,並經常在英國和國外會議中發表演講。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自由的選擇》、《拯救水資源危機》、《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基改之王:孟山都的遺產》等書。

合譯有《過度飲食心理學》、《後真相時代》、《獲利團隊》、《美國金權》等書。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