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爱
萧伯纳从1892年起和爱兰•黛丽通了三十多年的书信。在这期间,爱兰•黛丽不但已经结婚,做了母亲,而且也已做了祖母,而萧伯纳也于1898年和潘里馨结婚;时过境迁,世态万变,但他们两人之间还是始终如一地维持着纯洁的友谊。这种关系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友谊无疑地不曾超过“纸上求爱”(“paper courtship”——按照萧伯纳自己的说法)的程度。
他们开始通信的时候,都已是声誉卓著的中年人,洞晓人类和自身的弱点,却每每怀着同情和怜悯;不愿成为情欲的奴隶,却也不曾惧怕过爱情的到来。但爱情对他们两人来说,不是焚烧一切的山林烈火,而是奔腾不息的涓涓流水,他们隔水而望,隔水而行,彼此温柔相待,彼此节制。在他们通信最为热烈的那几年,他们的寓所虽然距离很近,却从来不曾私下秘密会过面,他唯有一次接触过她,是在他的剧作《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演出的第一夜,他在仪式上...
萧伯纳从1892年起和爱兰•黛丽通了三十多年的书信。在这期间,爱兰•黛丽不但已经结婚,做了母亲,而且也已做了祖母,而萧伯纳也于1898年和潘里馨结婚;时过境迁,世态万变,但他们两人之间还是始终如一地维持着纯洁的友谊。这种关系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友谊无疑地不曾超过“纸上求爱”(“paper courtship”——按照萧伯纳自己的说法)的程度。
他们开始通信的时候,都已是声誉卓著的中年人,洞晓人类和自身的弱点,却每每怀着同情和怜悯;不愿成为情欲的奴隶,却也不曾惧怕过爱情的到来。但爱情对他们两人来说,不是焚烧一切的山林烈火,而是奔腾不息的涓涓流水,他们隔水而望,隔水而行,彼此温柔相待,彼此节制。在他们通信最为热烈的那几年,他们的寓所虽然距离很近,却从来不曾私下秘密会过面,他唯有一次接触过她,是在他的剧作《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演出的第一夜,他在仪式上吻了她的手,那是他第一次不是从观众席上遥望,而是面对面地见到她。但也仅此而已。三十多年,百多封情书,自始至终,他们只通过不可靠的文字相互表白、倾诉,却留下了一段最为可靠的感情。
萧伯纳,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圣女贞德》等。1920年代,他还一直密切关注并支持着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抗日救亡运动。
爱兰·黛丽,英国历史上最有表演才能的女演员之一,活跃于英国剧坛六十年之久,是扮演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性演员。她演技高超,在英美两国均获佳评,演出每每盛况空前。戏剧大师萧伯纳对她的演技也是赞赏有加,他在塑造《康蒂妲》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两剧的女主人公时,都是以爱兰·黛丽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