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及其象徵: 榮格思想精華
榮格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
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
越有能力熱愛自己的命運。
榮格是二十世紀的思想巨擘,
其學說影響所及已超出了分析心理學的範圍,
而進入了藝術、科學、宗教與生態學的領域。
他同時也幫助世間男女認識自己,
使他們的生命更充實、完滿、喜悅。
本書即是他特別為一般讀者編寫的,
也是他畢生行醫著述的思想精華總結。
他在八十三歲之齡開始,
傾其生命最終歲月之心力投注本書,
在撰著完成後不到十天便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六歲。
本書乃空前絕後之作,世界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 Jung)在此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向一般讀者解釋他對人類心靈最重大的洞識:象徵的重要性,特別是夢中顯現的象徵。
若不是為了一個夢,這本書根本不會被寫出來。約翰.弗利曼(John Freeman)在序言中告訴我們,那個夢說服了榮格,他可以...
榮格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
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
越有能力熱愛自己的命運。
榮格是二十世紀的思想巨擘,
其學說影響所及已超出了分析心理學的範圍,
而進入了藝術、科學、宗教與生態學的領域。
他同時也幫助世間男女認識自己,
使他們的生命更充實、完滿、喜悅。
本書即是他特別為一般讀者編寫的,
也是他畢生行醫著述的思想精華總結。
他在八十三歲之齡開始,
傾其生命最終歲月之心力投注本書,
在撰著完成後不到十天便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六歲。
本書乃空前絕後之作,世界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 Jung)在此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向一般讀者解釋他對人類心靈最重大的洞識:象徵的重要性,特別是夢中顯現的象徵。
若不是為了一個夢,這本書根本不會被寫出來。約翰.弗利曼(John Freeman)在序言中告訴我們,那個夢說服了榮格,他可以——其實是應該——跟那些沒有心理學專門知識的人解釋他的想法。於是,年屆八十三的榮格,為這本書做了完善的規劃,包括他希望自己四位最得力助手要寫的章節。生命已近尾聲的他,把自己最終的歲月都投注在這份工作上,勉力完成了他自己的關鍵章節,寫完後不出十天,他便撒手謝世。
綜觀全書,榮格強調人類若要成就其圓滿成熟,只能透過對潛意識的認識與接納,而這種認識,須藉由夢及其象徵來取得。每一個夢,都在與做夢者進行直接、親身與有意義的溝通,這種溝通雖然運用了通行於全人類的象徵,但卻以全然個體的方式來運用它們,因此,夢也只可能以全然個體的「線索」來詮釋。
本書佐以實例或當代藝術配合解說,蔚為榮格思想絕無僅有的「眉批」:揭示夢的特質與功能、探索現代藝術的象徵意涵、透露日常生活經驗中的心理底蘊。這些深入淺出的諸多闡釋,在在強化了榮格的思想,也成為《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不可或缺的要角。
卡爾.榮格(Carl G. Jung)
榮格(C.G. Jung, 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學家,生於康斯坦斯湖濱,在巴塞爾學醫,後來在蘇黎士的伯格霍爾利精神病診所工作(1900-1909)。1907年在維也納結識弗洛依德,成為其主要的合作者。1911—1914年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但他後來漸對弗氏方法持批評態度,最後導致兩人於1913年關係破裂。他發展了自己的學說,並名之為「分析心理學」,以區別於弗氏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Adler)的個人心理學。他的學說包括對心理類型(外向和內向)的描述,對「集體潛意識」的探索,以及把心理視為一種表現在「個體化」過程中的「自我調節系統」。他先後在巴塞爾和蘇黎士任教。1961年卒於瑞士屈斯納赫特。
譯者簡介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及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
卡爾.榮格(Carl G. Jung)
榮格(C.G. Jung, 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學家,生於康斯坦斯湖濱,在巴塞爾學醫,後來在蘇黎士的伯格霍爾利精神病診所工作(1900-1909)。1907年在維也納結識弗洛依德,成為其主要的合作者。1911—1914年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但他後來漸對弗氏方法持批評態度,最後導致兩人於1913年關係破裂。他發展了自己的學說,並名之為「分析心理學」,以區別於弗氏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Adler)的個人心理學。他的學說包括對心理類型(外向和內向)的描述,對「集體潛意識」的探索,以及把心理視為一種表現在「個體化」過程中的「自我調節系統」。他先後在巴塞爾和蘇黎士任教。1961年卒於瑞士屈斯納赫特。
譯者簡介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及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現為該所博士班專任副教授。著有《文化的總譜與變奏》(台灣書店),譯有《人及其象徵》、《拉岡》(立緒)、《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合譯有《自由與命運》、《夢的智慧》(立緒)、《傅科考》(麥田)。
校訂者簡介
余德慧
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教授,《張老師月刊》創辦人之一。1951年出生,2012年卒於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