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文献知见录

联合创作 · 2023-10-08 01:55

满语文是满族曾经使用过的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文字相比,满文的历史并不悠久,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中“最年轻”的文字,由创制到衰落只经过不到半个世纪的时光。但这个民族语文中的“小字辈”,却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惊鸿一瞥。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它曾贵为“国语"“国文”,因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满文文献。在现存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中,除藏文外,满文文献的品种与数量是最多的,综观中国历史,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能保留下来这么丰富的民族文献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清朝的灭亡,满语文也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一种濒危的民族语文种。但是,满文作为一种语音符号,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忆工具,也是民族属性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成为当今清史和满学研究领域中一枚不可或缺的利器,始终吸引着国内外清史和满学研究者的目光。更何况,广袤的中华大地,是满语文生根发芽的沃...

满语文是满族曾经使用过的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文字相比,满文的历史并不悠久,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中“最年轻”的文字,由创制到衰落只经过不到半个世纪的时光。但这个民族语文中的“小字辈”,却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惊鸿一瞥。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它曾贵为“国语"“国文”,因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满文文献。在现存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中,除藏文外,满文文献的品种与数量是最多的,综观中国历史,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能保留下来这么丰富的民族文献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清朝的灭亡,满语文也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一种濒危的民族语文种。但是,满文作为一种语音符号,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忆工具,也是民族属性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成为当今清史和满学研究领域中一枚不可或缺的利器,始终吸引着国内外清史和满学研究者的目光。更何况,广袤的中华大地,是满语文生根发芽的沃土,成长发展的故乡;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还珍藏着浩如烟海的、珍贵的满文档案和满文图书文献。

满语文古籍、文献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传承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编目工作则是图书档案石刻拓片等文献领域一项必不可缺的基本建设,是从事保管修复、整理利用、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前提,因此,对满文文献的整理编目工作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为后人铺路架桥的服务性事业。

根据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满文古籍文献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外一些国家地区也有收藏,主要是在清代由传教士收集,于清代灭亡后造成外流。

《满文文献知见录》一书作为一套大型满语文文献编目类工具书,是对现存满文文献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调研及归纳总结,由满文文献专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原主任黄润华教授及明清档案专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研究员屈六生先生主持编写,具有特殊的学术研究价值、收藏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是收录范围广泛。全书收录全国50余家单位(含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日本、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蒙古国、澳大利亚8个国家16家单位收藏的满文图书2000余种、石刻拓片800余种、档案近200件。

二是编排体例科学。本书分为图书、石刻拓片、档案三部分,每部分分别编目,其中图书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并结合满文图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石刻拓片和档案则按朝代年月顺序排列。书前附凡例、收藏单位代码及穆林德夫转写方案表,书后分别附汉文索引及满文拉丁字母转写索引,方便读者以多种形式查找条目,极大提升了本书的实用性。

三是著录内容丰富。全书每一条目均完整著录藏书地点、来源地点、诞生时间、品相状况、内容、书名(包括汉文、满文、满文拉丁字母转写)、卷册数、著者和译者、版本(出版者和出版年代)、文种、开本、装帧形式等信息,为广大研究者、爱好者查阅提供方便。

全书完整介绍了国内外现存满文文献的内容、版本、保存情况等信息,不但能满足广大清史、满学、档案学研究者的研究需要;也能满足清史爱好者和一般读者的需求。既可以为文物档案保护部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工作提供参考,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书中收录的满族古籍文献是清代文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这些满文文献的整理汇编,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魅力、体现中华文化精神。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