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
这份材料,是1955年陶乐賽•琼斯(Dorothy B. Jones)为美国马萨诸塞 州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附设的国际问題硏究所(由福特基金津贴) 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吿,名为《1896—1955年美国银幕上 的中国和印度的演出(The portrayal of China and India on the American screen, 1896-1955 :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Indian themes, locales, and characters as portrayed on the American screen,pubilished b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ssachuset...
这份材料,是1955年陶乐賽•琼斯(Dorothy B. Jones)为美国马萨诸塞 州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附设的国际问題硏究所(由福特基金津贴) 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吿,名为《1896—1955年美国银幕上 的中国和印度的演出(The portrayal of China and India on the American screen, 1896-1955 :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Indian themes, locales, and characters as portrayed on the American screen,pubilished b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nted in U.S.A. ,1955)》,共有12万字,现刪除其中关于 印度的部分约四万字,仅将有关中国的部分译出,以 《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书名出版。
琼斯在撰写这份调查报吿时,得到美国官方的电影 协会生产管理处、好萊坞各电影制片厂的剧本部、美国 电影艺术科学学院、好萊坞电影制片人协会国际委员会 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从而占有了一些背景材料、统计数 字。 她根据这些材料和数字,从美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分析并考察了六十年来美国银幕上描绘中国和中国 人时演变过程,在初稿完成后,好萊坞电影制片人协会 国际委员会成员还对它提过意见,这就使这份报吿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了自供的性质。
在这份报吿中,作者一再强调以“现实的态度”对外 国作“友好”的描绘,借以发挥好萊坞电影“作为美国思想 传播人的作用”,这同美国统治者把好萊坞电影作为“铁盒里的大使”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不但如此,作者还 以好萊坞歪曲中国人民形象的“成功”实例,来总结了 这方面的所谓经验。作者的帝国主义立場和覌点是昭然 若揭的。
作为一个反面材料,这份“报吿”对我们还是有一 定的参考作用的。
编者,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