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7:21

☀内容简介

1965至1966年间,正值创作巅峰时期的鲍勃·迪伦写下了一部难以被定义的作品,在出版之前,书稿就在地下秘密风行。

本书内容以阿瑞莎为贯连全书的主角,采用破格的文学手法写就。书稿读来似断而续,暗藏富于音乐性的节奏韵律;从细处看,似通不通,从整体看,方知其实是 一部架构严谨、逻辑缜密,且甚具实验色彩的文艺作品。本书间接地保留了许多迪伦1960年代所作歌词的雏形,除了直观作者本人的创作思路,更可窥看其知识背景和思想面貌:在书中,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执政期间,美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各层面交织冲撞的景况,被迪伦以意识流手法割裂、打乱,重新编排,织入不少歌词的原形或变体,以文字唱出非凡的超现实之歌。这是极具实验色彩的文本,也是兰波、凯鲁亚克、金斯堡的交响与变形。

☀编辑推荐

l文乐互融,突破创作体裁边界

一如迪伦在音乐界作出的革新,他也为“...

☀内容简介

1965至1966年间,正值创作巅峰时期的鲍勃·迪伦写下了一部难以被定义的作品,在出版之前,书稿就在地下秘密风行。

本书内容以阿瑞莎为贯连全书的主角,采用破格的文学手法写就。书稿读来似断而续,暗藏富于音乐性的节奏韵律;从细处看,似通不通,从整体看,方知其实是 一部架构严谨、逻辑缜密,且甚具实验色彩的文艺作品。本书间接地保留了许多迪伦1960年代所作歌词的雏形,除了直观作者本人的创作思路,更可窥看其知识背景和思想面貌:在书中,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执政期间,美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各层面交织冲撞的景况,被迪伦以意识流手法割裂、打乱,重新编排,织入不少歌词的原形或变体,以文字唱出非凡的超现实之歌。这是极具实验色彩的文本,也是兰波、凯鲁亚克、金斯堡的交响与变形。

☀编辑推荐

l文乐互融,突破创作体裁边界

一如迪伦在音乐界作出的革新,他也为“在线视听一代”重新复苏了一种古老的文学传统,即辽阔的神话口述传统。本书用语整饬、精确,有一以贯之的数个主题和中心,其语言本身也体现了其所处的音声采录时代。小说的语言为人声而谱写,仿佛可以直接进行现场演出和诵读。迪伦作为唱作人的底蕴,以及作为文学写作者的资质,都在这本书中得以体现。

l行文自成一格,单特孑立

本书语言看似混乱,却是一部内容扎实的实验作品,既可以视其中篇幅为散文诗来品读,也可把它们看作小说。这部作品证实了,人们通常是以“歌手”“唱作人”的身份标签来定义和认识迪伦,这严重地低估了他作为自由书写者的创造力。读者读这部作品,无需将其中出现的人物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名同姓者一一对应,而应抱着某种幻游精神,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开展一场颠覆文学书写和阅读习惯之规则的冒险。

l寻踪同期音乐作品,本书是留给乐迷的彩蛋

《狼蛛》写作期间,迪伦做出了其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三张唱片:《全数带回家》《重访61号公路》和《金发叠金发》,本书中间接地保留了许多迪伦1960年代所作歌词的雏形,新老乐迷可以从这部作品中进行“淘宝”和“考古”,更加全面地了解迪伦的早期创作历程。

☀媒体推荐

“任何我可以唱的东西,我称之为歌。任何我没法唱的东西,我称之为诗。任何我没法唱,有太长不能作为诗的东西,我叫它小说。不过,我的小说没有一般的故事线索。它们只是关于我在某事某地的感觉。”

——鲍勃·迪伦

最后,伙计们,此刻你们正在鲍勃的大脑里呢!催眠一样的嗡嗡声,沉溺自我的喃喃之语——就像一些神经元的门忘了关,所以我们能够看到里面。谁不想窥探一下这颗反复无常的大脑呢?

——戴维·道尔顿(迪伦传记作者)

它不是战斗手册,是这荒诞世界的地形图。

——廖伟棠

把诺奖发给他,就好比给珠穆朗玛峰发一个奖章,上面写着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莱昂纳德·科恩

鲍勃·迪伦(Bob Dylan)

美国音乐家、诗人。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1941年5月24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曾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等。2016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