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
清代礼学复兴,对儒学思想而言,不只是理学转型,更是礼学转型。礼学成为十八世纪以降儒学思想的主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了儒学思想的另一种型态:经验界的秩序。这种直指经验世界之秩序安排的思想,因其兼具理念与形式,故在展开时,与理学产生必然之歧异。礼与理对话,成为儒学思想的另类交锋。此一儒学型态的开拓,不仅能解答学界极为关切的“礼教议题”,更能呈现礼经、礼制和礼俗三度空间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从而为儒学思想史展开人伦日用经验面向的另一章。
张寿安,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访问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特约客座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文化交流中心访问教授。
研究领域涉及明清学术思想史、经学史、先秦子学、礼教与情欲等。参与主编《乾嘉学者的义理学》、《情欲明清─达情篇》,出版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获1996年中研院第一届杰出学术研究著作奖)、《龚自珍学术思想研究》、《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等具有影响的专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