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余秋雨亲自定稿合集)
◎余秋雨“学术四卷”第二部,历时数年,亲自修订,独家定稿纪念版。
◎《中国戏剧史》从一个美丽的角度提醒广大读者:我们是谁。
◎白先勇:“这是从文化人类学立场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开山之作。”
————————
《中国戏剧史》一改传统戏剧史的惯常写法,不限于史料考订、剧目汇集等低级学术工作,摆脱以“史料”替代“史识”的弊病,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将中国戏剧史与中国人的精神动态史连在一起,考察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群体的心理。从根本上发问:人类为什么要戏剧?中国为什么长久出不了戏剧?元代为什么成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明代为什么会一次次出现万民欢腾的演出现象?……
————————
◎中国戏剧史的发展脉络
〇上古:邈远的追索
任何戏剧最初的踪迹,都能在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中找到。希腊的民主派将巫术引向艺术,而孔子则把巫术引向政治伦理。
〇汉唐:漫长的流程
汉唐盛世,产生了司...
◎余秋雨“学术四卷”第二部,历时数年,亲自修订,独家定稿纪念版。
◎《中国戏剧史》从一个美丽的角度提醒广大读者:我们是谁。
◎白先勇:“这是从文化人类学立场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开山之作。”
————————
《中国戏剧史》一改传统戏剧史的惯常写法,不限于史料考订、剧目汇集等低级学术工作,摆脱以“史料”替代“史识”的弊病,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将中国戏剧史与中国人的精神动态史连在一起,考察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群体的心理。从根本上发问:人类为什么要戏剧?中国为什么长久出不了戏剧?元代为什么成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明代为什么会一次次出现万民欢腾的演出现象?……
————————
◎中国戏剧史的发展脉络
〇上古:邈远的追索
任何戏剧最初的踪迹,都能在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中找到。希腊的民主派将巫术引向艺术,而孔子则把巫术引向政治伦理。
〇汉唐:漫长的流程
汉唐盛世,产生了司马迁、陶渊明、顾恺之、李白、杜甫、吴道子的时代,却没能产生戏剧。
〇宋元:走向成熟
中国戏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诗的时代转向戏剧的时代。
〇元:石破天惊
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元剧,正因为浑然天成,才让人体味不尽。
〇明清:传奇时代
从《宝剑记》到《桃花扇》,明清传奇延续的时间那样长,产生的佳作那样多,实在是一种文明的巨大骄傲。
〇走向新纪元
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订立过一份长达数百年的默契。当代戏剧改革家的任务,就是寻找这份默契。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历程,也就是中国人在审美境界上重新找回自己的过程。
————————
过去的古曲佳作未必能等同于我们要找的审美境界,但我们要找的审美境界一定潜伏在那里。一个真正成熟的戏剧家和观众,至少有一半生活在重温古典。
不管是重温还是寻找,都是一种彼岸向往。
世间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达到彼岸,那也不要紧,只要满怀兴致地逐步逼近,便是一种幸福。
————————
◎余秋雨亲定合集之“学术四卷”:重建艺术历史,重立思维框架
如今的年轻读者认识余秋雨先生,大多是通过《文化苦旅》等杰出的散文,也认可其散文大家的地位。然而鲜少有人知道,在可爱的八十年代,正值壮年的余秋雨能轰动一时,一举成为知名学者,奠定学术大师地位,影响遍布海内外,凭借的却是四部纯粹的学术名作。
〇《世界戏剧学》
余秋雨学术历程的起点,通论世界十几个文化大国的戏剧历史,至今仍是这门学科唯一的教材,没有任何一部书能取代它的地位。
〇《中国戏剧史》
以文化人类学立场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开山之作,从一个美丽的角度提醒广大读者:我们是谁。
〇《艺术创造学》
在可爱的八十年代,花费七年时间仔细钻研,终于发现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两个成功秘诀。
〇《观众心理学》
中国审美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否定了传统艺术理论的根基。只有从根子上研究观众、听众、读者的心理反应,才能有效推断艺术创作要遵循哪些规则。
我的人生堪称丰富,但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术。
为此,我深感荣幸。我是一条远行的船,永远烟波万里,而学术,则是一个神奇的港湾,以一系列无形的缆索,牵引着我,佑护着我,慰抚着我,安定着我。
——余秋雨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