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行
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00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出于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宫廷内有皇帝专用的清真寺,有宣礼员,主麻日(星期五)皇帝到城外的清真寺做聚礼,以及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皇帝对他们的重用等。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中国纪行》到19世纪才在伊斯坦布尔皇宫档案库中发现,引起各国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先后被译成德、英、土耳其等文,因为它是继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
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00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出于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宫廷内有皇帝专用的清真寺,有宣礼员,主麻日(星期五)皇帝到城外的清真寺做聚礼,以及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皇帝对他们的重用等。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中国纪行》到19世纪才在伊斯坦布尔皇宫档案库中发现,引起各国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先后被译成德、英、土耳其等文,因为它是继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14世纪《伊本·白图泰游记》后全面介绍中国的文献。全书共21章,系统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军队、省份、城市、监狱、历史、地理、教育、学校、农业、宗教、文化艺术、社会习俗、宫廷礼仪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张星契与德文译者保尔·卡莱(paul kahle)教授合作研究,撰写《德文译本阿里·阿克巴尔(中国志)介绍》一文。80年代张至善继承其父张星契遗志,与张铁伟、岳家明合作,以保尔·卡莱和哈米杜拉的德、英文译文手稿及伊朗伊拉吉·艾夫沙尔(Iraj Afshan)的新波斯文本为蓝本,编译成汉文本。1988年3月由三联书店在北京出版。
阿里·阿克巴尔(Seid Ali Akbar Khatai),16世纪波斯人。
译者:张至善(1926—2007),教授。江苏泗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