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周书》50卷,包括帝纪8卷、列传42卷,是唐朝令狐德棻等编纂的官修纪传体正史,记述了从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到581年杨坚代周建隋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史。
中华书局1971年点校本《周书》,由唐长孺先生负责,以清乾隆武英殿本为底本,与三朝本、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金陵书局本以及百衲本六个版本互校,同时通校《册府元龟》和《北史》中的有关部分,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仍以殿本为底本,逐条覆核原点校本已有的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的成绩。在尊重既有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原点校本撰有校勘记1451条,修订本删除旧校78条,新增319条,总计出校1692条,并修订改补原校多条,修改标点数百处。修订本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了以往的校勘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漏,统一体例,弥补不...
《周书》50卷,包括帝纪8卷、列传42卷,是唐朝令狐德棻等编纂的官修纪传体正史,记述了从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到581年杨坚代周建隋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史。
中华书局1971年点校本《周书》,由唐长孺先生负责,以清乾隆武英殿本为底本,与三朝本、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金陵书局本以及百衲本六个版本互校,同时通校《册府元龟》和《北史》中的有关部分,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仍以殿本为底本,逐条覆核原点校本已有的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的成绩。在尊重既有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原点校本撰有校勘记1451条,修订本删除旧校78条,新增319条,总计出校1692条,并修订改补原校多条,修改标点数百处。修订本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了以往的校勘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
令狐德棻(583—666),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博涉文史,早岁知名。曾任秘书丞,礼部侍郎,后迁国子祭酒。参加过《艺文类聚》《氏族志》《晋书》《五代史志》及实录的编纂,并监修国史。《周书》由其主持编撰。《旧唐书》卷七三、《新唐书》卷一〇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