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
汪曾祺創作小說的黃金時代是八十年代,他的《受戒》、《大淖記事》對所謂“尋根”小說的興起產生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他的小說大部分是短篇,主要取材於他所熟稔的江南水鄉的舊時生活,著意表現江南鄉鎮民間生活的優美的健康淳樸的人性。 汪曾祺不大看重情節,其?事方式是十分生活化和散文化的。自然,平,意境幽遠,底蘊深厚。語言文字則追求白描效果,簡煉,雅潔,樸素,富有韻味,耐人品咂。
汪曾祺
1920年生於江蘇高郵。
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昆明)中文系。1940年開始小說創作,發表《小學校的鐘聲》和《復仇》等。沈從文時任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曾指導汪曾祺寫作。
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出版小說集《邂逅集》。1947年在上海發表短篇小說《雞鴨名家》。1948年赴北平,失業半年,後經沈從文推薦任職於歷史博物館。不久,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第四野戰軍工作團南下,在武漢參加文教單位的接管工作,被派往一所女子中學任教。1950年調北京市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先後擔任《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編輯。在此期間,1951年曾(短期)到江西進賢縣參加土改。1956年發表京劇劇本《范進中舉》。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張家口地區一個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1963年,...
汪曾祺
1920年生於江蘇高郵。
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昆明)中文系。1940年開始小說創作,發表《小學校的鐘聲》和《復仇》等。沈從文時任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曾指導汪曾祺寫作。
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出版小說集《邂逅集》。1947年在上海發表短篇小說《雞鴨名家》。1948年赴北平,失業半年,後經沈從文推薦任職於歷史博物館。不久,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第四野戰軍工作團南下,在武漢參加文教單位的接管工作,被派往一所女子中學任教。1950年調北京市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先後擔任《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編輯。在此期間,1951年曾(短期)到江西進賢縣參加土改。1956年發表京劇劇本《范進中舉》。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張家口地區一個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1963年,參加京劇現代戲《沙家浜》(《蘆盪火種》)的改編。同年,出版兒童小說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還參加了「樣板戲」《沙家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開始創作。在80年代以後,進入創作高潮,發表《受戒》、《大淖記事》等許多描寫民國時期江南鄉土民情的小說。1997年5月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