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要义
本书论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大篇。始终条理,抉史学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称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代表作。
言中国历史记述及史学源于礼,礼是数千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职权及社会责任(史权);叙国史所持之正统论,及在此问题上古今史家的不同观点(史统);论纪传体史书纪、表、志、传之间在记述史事上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关联作用(史联);讲史家的修养心术问题,不仅修史时要持“敬恕”之态度,修养道德亦是史家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与读史者都要具备史识,今人要先积累前哲之识,后谋创新(史识);日史之义在天,在善善恶恶,在天下为公、不私一姓,此贯彻于今古史学(史义);从中国古代史书的丰富凡例出发,论史书撰写遵循的范围、取舍、体裁、书法等义例问题(史例);言史学的作用——增长知识、知类通达、垂...
本书论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大篇。始终条理,抉史学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称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代表作。
言中国历史记述及史学源于礼,礼是数千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职权及社会责任(史权);叙国史所持之正统论,及在此问题上古今史家的不同观点(史统);论纪传体史书纪、表、志、传之间在记述史事上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关联作用(史联);讲史家的修养心术问题,不仅修史时要持“敬恕”之态度,修养道德亦是史家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与读史者都要具备史识,今人要先积累前哲之识,后谋创新(史识);日史之义在天,在善善恶恶,在天下为公、不私一姓,此贯彻于今古史学(史义);从中国古代史书的丰富凡例出发,论史书撰写遵循的范围、取舍、体裁、书法等义例问题(史例);言史学的作用——增长知识、知类通达、垂训鉴戒(史术);谈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教化的历史经验,赞经史之学极大的教化作用(史化)。
柳诒徵(1879-1956),字翼谋,江苏镇江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曾先后执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