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集

联合创作 · 2023-10-01 14:54

桐城派是清代重要的文学流派,其中主将,方苞、姚鼐之外,乃有戴名世。戴名世因“南山逆案”,身死书禁,而其在文学领域的影响久而弥固,作品亦流传二百余年而不绝。戴氏为文淡雅自然,制义、序文、游记、日记,不事雕琢,特色鲜明;兼擅议论,《范增论》《魏其论》《读扬雄传》诸篇,见识独到,多前人所未发。今日研究桐城派文学,乃至习作古文的读者,不可不读《戴名世集》。整理点校禁毁之书,在古籍整理领域也属尤难之事。王树民先生致力戴名世文献研究有年,终在考察众多版本的基础上,于1986年出版了点校本《戴名世集》,是为戴氏文献整理的集大成之作。2002年,续有《戴名世遗文集》面世,增补《忧庵集》等遗文,益臻完善。两书印行多年,寻觅为难,今合二为一,调整结构、校订文字,出版《戴名世集》二册,是为定本,供各界读者使用。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戴名世20岁授徒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赵、齐、 鲁、越之间。 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等。1911年生于武清县(今属天津...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戴名世20岁授徒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赵、齐、 鲁、越之间。 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等。1911年生于武清县(今属天津)的一个书香世家。1929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1931年8月升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本科期间受顾颉刚影响很大,与杨向奎、胡厚宣、张政烺等组织潜社,出版《史学论丛》。自 1937年至1951年先后在陕甘青巴蜀等十三个单位工作,主要从事文教、编辑、史地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建国后担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史地系教师、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等职。 2004年逝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