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仪式 : 破解古代于阗氍毹

联合创作 · 2023-09-13 22:39

五块神秘的毛毯,三行难解的于阗文,十年破解寻真之路

丝绸之路研究最新成果,西域古语言专家、季羡林高足段晴的重要遗著

古毛毯编织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恩基都、伊什塔尔、赫尔墨斯、佩尔塞佛涅等多民族神祇一齐登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叙事

--

段晴教授是位非常特殊的学者, 她是季羡林先生最重要的学术传人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独一无二的古语言支撑者,与西域密切相关的梵文、佉卢文、于阗文、粟特文、叙利亚文等,她都能解读,这些学问在中国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冷门绝学,她可谓是当代中国继承“绝学”并无私奉献自己一生的标杆式人物。段晴教授因病于今年三月去世,她的离世震动了学界,很多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人,都在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也是在纪念她为我们留下的、求真不息的学术精神。

这样一位绝学专家,在离世前完成了她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这本《神话与仪式》。这本书看起来...

五块神秘的毛毯,三行难解的于阗文,十年破解寻真之路

丝绸之路研究最新成果,西域古语言专家、季羡林高足段晴的重要遗著

古毛毯编织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恩基都、伊什塔尔、赫尔墨斯、佩尔塞佛涅等多民族神祇一齐登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叙事

--

段晴教授是位非常特殊的学者, 她是季羡林先生最重要的学术传人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独一无二的古语言支撑者,与西域密切相关的梵文、佉卢文、于阗文、粟特文、叙利亚文等,她都能解读,这些学问在中国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冷门绝学,她可谓是当代中国继承“绝学”并无私奉献自己一生的标杆式人物。段晴教授因病于今年三月去世,她的离世震动了学界,很多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人,都在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也是在纪念她为我们留下的、求真不息的学术精神。

这样一位绝学专家,在离世前完成了她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这本《神话与仪式》。这本书看起来是个小题目,但实际上背后调动了大量不同学术背景的资源——不仅充分利用了历史语言学对多种语言比并辨析、分流溯源的方法,还融汇了图像分析、考古发现、神话民俗、历史文献的相关研究,可以说,这本书是最尖端的“绝学”,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同时,此书还是一部把“以小见大”的学术思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作品,通过几幅特殊的于阗毛毯,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自古以来我国新疆地区“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这样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独树一帜的,它站在了西域研究学术创新的最前沿,是只有段晴教授这样的绝学专家,才能做得出来的学问。

--

新疆,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世界上出土古代纺织品最集中的地区之一。2007—2008年,挖玉人在新疆和田的山普拉找到了几幅毛毯——氍毹。这些氍毹色彩鲜艳,其上织有古代于阗的文字与图案,仿佛诉说着昔日传诵在于阗故地的传说。

本书是北大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段晴,针对和田出土氍毹展开的一场解密之旅。利用历史语言学和图像分析等方法,作者破解了氍毹上于阗文的含义、解读出氍毹图案上的苏美尔、希腊神话,由此揭示氍毹“起死复生”的主旨,并将之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龙鼓传说”相结合。氍毹上的神话叙事与其所供奉的人祭祈雨仪式,使古代于阗文明独特的宗教信仰——苏美尔女神伊楠娜崇拜——得到了充分呈现,凸显出新疆作为多文明汇集之地的得天独厚。

这项研究是名副其实的“绝学”,而段晴教授自2008年投入到山普拉氍毹研究,至今已逾十年。本书忠实保留了她十年研究的整体历程:从灵光一现的猜想,到大胆细致的成说,其间伴随着她不断的自我扬起与自我推翻。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见证了一位学者孜孜不倦寻找答案的求真精神。

段晴(1953—2022),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出生于北京。1971年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学习。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师从季羡林、蒋忠新学习梵语以及印度历史文化,获硕士学位。1982年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伊朗语教授恩默瑞克(R. E. Emmerick),1986年获博士学位。1987年回到北大任教。带领团队翻译、整理了大量梵语和西域的稀见文书,于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段老师是一位极纯粹的学者,她在西域古语言等相关领域的“冷门绝学”中耕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主要作品有《于阗语的无量寿经》(德文版)、《波你尼语法入门》、《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于阗·佛教·古卷》等。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