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联合创作 · 2023-10-01 18:20

本书源于作者刘小枫出版于20年前(即1998年)的旧作《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的后半部分。修订版延续了旧有的观点,修改了一些语词、句子和标点,使得表达更为准确,注释方式也尽可能符合现在的格式规范。

本书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问题的纵深来讨论迄今的社会理论的问题性。作者具有非常明确的问题意识,其思路是带着中国问题进入西方问题再返回中国问题。

20年前此书初版时,在学界引发极大反响,甚至有人评论说:“本书无疑是刘小枫最具有创造性的著作,他似乎揭开了为所有中国学者所热切关注的现代性的真正本质。”20年后,在当今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全球化背景下,此书的学术意义愈加彰显。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1978.09—1982.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09-1985.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1989.04—1993.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

(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

(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

(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

(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

(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1978.09—1982.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09-1985.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1989.04—1993.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

(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

(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

(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

(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

(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995-1998)

(8)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1994-2003)

(9)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2011年至今)

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设计共和》、《共和与经纶》、《睇视之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等,编修有《凯若斯》,译有《柏拉图的<会饮>》(华夏,2003)。代表性论文有:(1)《王有所成》,台湾《哲学与文化》卷四十;(2)《政制与王者》,《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3)《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

现在研究方向 为古典诗学、古典语文学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及“古典诗学实验班”开设如下课程: 文艺学原理与古典诗学、古典诗学原著讲疏、古希腊语文学导引、古典拉丁语文学导引、古典学引论等。科研项目:有(1)“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10至今);(2)“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010-2013)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等多套大型丛书。

一直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古典学,又提出”新国父论“等极富争议的理论,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