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精)》是让-雅克·卢梭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留传后世的一部最富特色的不朽之作。作为人文科学奠基人的卢梭,晚年耀眼的声名陨落、遭到放逐,“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他在对周遭环境深深的厌倦和骨子中的无法舍弃的矛盾心态中,写下这十篇漫步(开创了“散文诗”这一体例),意图平复自己的焦灼,将享受安宁、平静、孤寂说了又说,可字里行间看得出他的矛盾重重、犹疑不决。正是在这样的和自己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卢梭,看到他对那些人生基本问题的闪光的思考:人为什么要活?人应该怎样活?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骄傲的卢梭在这十篇漫步中,显得更亲切、感人。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译有...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译有《生活在别处》、《流浪的星星》、《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杜拉斯传》、《致D情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