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意味

联合创作 · 2023-10-07 06:34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有一句名言:“诗是翻译中失去的部分”。

何为“失去的部分”?

有人说是诗的外部音响或脚韵,也有人说是诗的更为内在的语调或旋律。这些看法显示的是对诗歌格律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在20世纪新诗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众多关于格律的见解和方案,它们的理论价值,实践效果怎样?有哪些局限和不足?对未来新诗创作的启示何在?本书试图对这些疑问一一作答。

张桃洲,1971年生于湖北天门,2000年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一一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武汉出版社,2009年)、《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等论著。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