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
電影符號學這個領域是在梅茲於一九六八年出版這本《電影與語言》之後才開始數十年如此豐富的論述與研議的。做為這個領域的奠基經典之作,它不但開啟了現代電影理論的新頁,也對往後眾聲喧嘩的電影研究立下了一個里程碑。其在電影與語言間千絲萬縷的糾葛中試圖理出某些可茲憑藉的脈絡,在符號學所關注的各個電影特質上做了多樣且相互辯證的分析,如:寫實的呈現、蒙太奇的角色、攝影機的運動、聲音與影像的關係、鏡頭的大小,以及電影的「現代性」等等。
全書共分四大篇,第一篇討論電影的現實印象及敘述的現象學;第二篇主要在釐清電影是一種語言,還是語言系統;第三篇則以賈克.侯濟的《再見菲律賓》為例,探討影像的語意分析;第四篇專注於六0年代前後的「現代電影」,並以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做為探究的的例子。
克里斯蒂安·梅茨,1931年生于法国,1971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为电影符号学先驱,自1966年起任教于法国社会高等科学院。毕生钻研符号学及叙事理论。著有《电影语言》、《论电影中之指示意义》等书。
刘森尧,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爱尔兰大学爱尔兰文学硕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