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島

联合创作 · 2023-10-10 12:59

在文明之前,一個人類個體在他所不熟悉的地球會有怎樣的知感經驗?在文明之後呢?或者,某種後文明的思維將是何種面貌?它來自怎樣的知感經驗或基礎?

詩人羅智成睽違數年的最新詩集《地球之島》以文明倦怠始,開啟了一趟「地球之島」的旅程,試圖從大自然、從比較生物性的視野,重新看看這個星球和我們自己。

本詩集分為兩輯──「地球之島」亦為2009年為《聯合文學》寫的「新絕句」專欄,充滿了詩人對於「後文明」或「泛生物」、「非文明」的想像。詩人獨特的個性思考,聯繫到闊大的想像和視野,並以幾乎是神諭的直覺性書寫,理性的思索中掩藏著許多神祕的靈感,愛情的絮語透露了本身孤絕的位置,而在另一邊卻是劃一的絕句形式。四行一首的新絕句形式,呈現出羅智成在新的時期對形式、聲音或節奏重新懷抱初學者般的鮮明意識。他認為絕句或四行詩應為中文詩最小的完整形式,需包括音律或語氣上一整套起承轉合的...

在文明之前,一個人類個體在他所不熟悉的地球會有怎樣的知感經驗?在文明之後呢?或者,某種後文明的思維將是何種面貌?它來自怎樣的知感經驗或基礎?

詩人羅智成睽違數年的最新詩集《地球之島》以文明倦怠始,開啟了一趟「地球之島」的旅程,試圖從大自然、從比較生物性的視野,重新看看這個星球和我們自己。

本詩集分為兩輯──「地球之島」亦為2009年為《聯合文學》寫的「新絕句」專欄,充滿了詩人對於「後文明」或「泛生物」、「非文明」的想像。詩人獨特的個性思考,聯繫到闊大的想像和視野,並以幾乎是神諭的直覺性書寫,理性的思索中掩藏著許多神祕的靈感,愛情的絮語透露了本身孤絕的位置,而在另一邊卻是劃一的絕句形式。四行一首的新絕句形式,呈現出羅智成在新的時期對形式、聲音或節奏重新懷抱初學者般的鮮明意識。他認為絕句或四行詩應為中文詩最小的完整形式,需包括音律或語氣上一整套起承轉合的完成,或一正一變的兩組couplets,於是刻意以某種世故又率性的方式,來演練對於這個基本詩型的想像。

詩集中的第二輯「月曆」,則集結2008年羅智成在《幼獅文藝》上的詩作專欄:在那年的每一個月,他根據當月在台灣這塊島嶼上長期積累的經驗與感受寫一首詩,再加以象徵化、季節化、月令化;其實是非常在地、非常台灣的,而詩人更試圖把個人的感受或對當代文明的疏離,刻鏤在更為恆久的,這座島嶼的氣候、地形或更具普遍性的自然、人文環境的基本特質上。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