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住区商业化更新研究指南
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的代表,上海城市建筑形式的当代特征始终处于模糊不清且讨论不足的状态。除去政策指导下通过官方直接营造的“崭新”变化,城市自然生长的部分能否提供讨论这种特征的可能性呢?改革开放已有40年,虽然这个城市的物质环境还远不能说发展成熟,但不可否认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自我”积累,使其逐步显露出一些区别于其他地区城市“进化”的样态或模式。住区是最能反映——也最容易观察——日常生活对城市形式发生作用并推动其发展的城市组件。就“地道”地代表上海城市风貌而言,城市住区一直以来是和商业区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部分。研究希望以上海历史住区更新过程中各种情状为观察对象,去理解这个城市在特定机制背景下某些正在成形的可能的形式类型。
蜗牛建筑工作室 (Studio G) ,2009年由杨之懿创立于上海,专注于东亚大都会地区城市发展及建筑形态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杨之懿毕业于荷兰贝尔拉格建筑研究学院(Berlage Institute)。Km3: Excursions on Capacity(MVRDV,2005)以及Brussels: A Manifesto Towards the Capital of Europe(NAI,2007)课题组成员。深圳双年展大运与深圳U站工作坊(2011)及FW: Living系列展(2012/2013)联合策展人。Transforming city联合研究参加2013香港双年展。著有城市发展进行时(2010)、商业造城(2011)和栖居之重(2014)。曾执教于国内多家大学。另一位主持人程文杰是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候选人,2012年加入工作室。曾...
蜗牛建筑工作室 (Studio G) ,2009年由杨之懿创立于上海,专注于东亚大都会地区城市发展及建筑形态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杨之懿毕业于荷兰贝尔拉格建筑研究学院(Berlage Institute)。Km3: Excursions on Capacity(MVRDV,2005)以及Brussels: A Manifesto Towards the Capital of Europe(NAI,2007)课题组成员。深圳双年展大运与深圳U站工作坊(2011)及FW: Living系列展(2012/2013)联合策展人。Transforming city联合研究参加2013香港双年展。著有城市发展进行时(2010)、商业造城(2011)和栖居之重(2014)。曾执教于国内多家大学。另一位主持人程文杰是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候选人,2012年加入工作室。曾工作于CAT小岛一浩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原广司建筑设计研究所。《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研究:东京,纽约,香港与河内》以及《越南河内街区密度与形式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