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拗的低音
在近代中國,當新的思想典範逐漸登臨歷史舞台時,有不少帶有傳統色彩的學術論述被推擠到歷史邊緣,這些思想、論述、視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檢視。「執拗的低音」不是復古,而是回到各種論述的分流點去重加審視,去了解是不是有獲得一些新的學術資源的可能。
本書共有正文四篇。第一篇〈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本篇包括若干主題,如重新檢討近代中國激進思想下各種互相競爭的論述、對「史家的邏輯」與「事件的邏輯」的思考、對歷史人物「有限理性」(bound rationality)的思考等。第二篇〈「心力」與「破對待」〉。本篇以《仁學》為例,說明新奇的自然科學概念如何轉化了傳統的道德語彙、「心力」與主觀能動性的塑造,宇宙道德共同體的追求,並說明新的價值追求如何改變學術的視野。第三篇〈王國維的「道德團體」論及相關問題〉。近代的新史學強調:史學研究不應受傳統道德仁...
在近代中國,當新的思想典範逐漸登臨歷史舞台時,有不少帶有傳統色彩的學術論述被推擠到歷史邊緣,這些思想、論述、視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檢視。「執拗的低音」不是復古,而是回到各種論述的分流點去重加審視,去了解是不是有獲得一些新的學術資源的可能。
本書共有正文四篇。第一篇〈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本篇包括若干主題,如重新檢討近代中國激進思想下各種互相競爭的論述、對「史家的邏輯」與「事件的邏輯」的思考、對歷史人物「有限理性」(bound rationality)的思考等。第二篇〈「心力」與「破對待」〉。本篇以《仁學》為例,說明新奇的自然科學概念如何轉化了傳統的道德語彙、「心力」與主觀能動性的塑造,宇宙道德共同體的追求,並說明新的價值追求如何改變學術的視野。第三篇〈王國維的「道德團體」論及相關問題〉。近代的新史學強調:史學研究不應受傳統道德仁義的束縛。歷史與道德、歷史與倫理成為一種過時的關懷。本篇探討王國維「道德團體」說的觀念來源,並藉著這個機會討論「歷史」與「倫理」、「歷史」與「意義」等相關問題。第四篇〈「風」——一種被忽略的史學觀念〉。在近代中國,新史家通常宣揚「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啟超)。本篇則想檢視一種被忽略的史觀,它強調歷史是一種察勢觀「風」之學。
王汎森
台灣雲林北港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時報出版,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0)、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譯自:Fu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台北,聯經出版,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
王汎森
台灣雲林北港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時報出版,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0)、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譯自:Fu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台北,聯經出版,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