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沙
《血与沙》描写了一个斗牛士的一生。加利亚多是一个醉鬼鞋匠的儿子,母亲安古斯蒂亚斯(痛苦烦恼之意)太太靠当仆人赚些零钱补贴家用。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孩子的父亲早逝,为了生计,母亲给儿子找了一个最好的鞋匠让他去当学徒,但他生性顽梗不化,一心要做斗牛士,对斗牛到了痴迷的地步,即使在母亲的毒打下也绝不服从。最后他历经种种艰难和冒死拼搏,终于成了一个驰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斗牛士,每个斗牛季合同都雪片似的向他飞来,财源滚滚,他置办了房产和庄园,进入上层社会,侯爵的侄女都甘愿做他的情人。斗牛场对他而言是一个喝彩和掌声的海洋,社会各阶层的人无不对他仰视,他也慷慨地对穷人施舍,似乎是他们的救世主。他的代理人甚至骄傲称他为“天下第一斗牛士”或“天下斗牛第一人”。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规律对他也不例外,这种风光无限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突然有一天下午他的斗牛失败了,从...
《血与沙》描写了一个斗牛士的一生。加利亚多是一个醉鬼鞋匠的儿子,母亲安古斯蒂亚斯(痛苦烦恼之意)太太靠当仆人赚些零钱补贴家用。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孩子的父亲早逝,为了生计,母亲给儿子找了一个最好的鞋匠让他去当学徒,但他生性顽梗不化,一心要做斗牛士,对斗牛到了痴迷的地步,即使在母亲的毒打下也绝不服从。最后他历经种种艰难和冒死拼搏,终于成了一个驰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斗牛士,每个斗牛季合同都雪片似的向他飞来,财源滚滚,他置办了房产和庄园,进入上层社会,侯爵的侄女都甘愿做他的情人。斗牛场对他而言是一个喝彩和掌声的海洋,社会各阶层的人无不对他仰视,他也慷慨地对穷人施舍,似乎是他们的救世主。他的代理人甚至骄傲称他为“天下第一斗牛士”或“天下斗牛第一人”。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规律对他也不例外,这种风光无限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突然有一天下午他的斗牛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斗牛场上的“天下第一斗牛士”变成了不敢正视公牛的胆小鬼,喝彩和掌声变成了嘲笑和嘘声,贵妇人情人也无情地抛弃了他,经济上已欠债,精神萎靡不振,终于在一次重伤恢复之后力图重振雄风时凄凄惨惨地一命呜呼。
《血与沙》围绕斗牛这一主题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西班牙的宗教礼仪。除了那些常规的教堂祈祷活动外,尤其完整而细腻地描写了复活节圣周宗教大游行。这种各派教友会虔诚的信徒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抬着圣母和耶稣雕像,走遍全城的大街小巷,从深夜一直折腾到第二天曙光初露的大游行,名义上是西班牙每年举办的一桩隆重的宗教盛事,而在伊巴涅斯的笔下却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荒唐、愚昧、仇视的闹剧。
书中附赠作家小传、生平年表、中外文作品对照表以及作家珍贵影像。
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1867—1928)是19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最重要的西班牙作家之一,也为西班牙著名的“九八年代”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西班牙民主共和运动领导人。第一个时期(1894—1902)的作品有《茅屋》《五月花》《芦苇和泥淖》和《巴伦西亚故事》。在这些作品里,作者描写了巴伦西亚省边远地区的渔夫、农民、小城市居民的生活和风情。在第二个创作时期(1903—1909),伊巴涅斯跳出了乡土小说的范围,写了许多社会小说:《大教堂》(1903)、《不速之客》(1904)、《游民》(1905)、《碧血黄沙》(1908)、《死者的嘱咐》(1909)等。
译者简介:
尹承东,1939年出生,山东茌平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翻译家,在中央编译局从事国家领导人著作和中央文献翻译...
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1867—1928)是19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最重要的西班牙作家之一,也为西班牙著名的“九八年代”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西班牙民主共和运动领导人。第一个时期(1894—1902)的作品有《茅屋》《五月花》《芦苇和泥淖》和《巴伦西亚故事》。在这些作品里,作者描写了巴伦西亚省边远地区的渔夫、农民、小城市居民的生活和风情。在第二个创作时期(1903—1909),伊巴涅斯跳出了乡土小说的范围,写了许多社会小说:《大教堂》(1903)、《不速之客》(1904)、《游民》(1905)、《碧血黄沙》(1908)、《死者的嘱咐》(1909)等。
译者简介:
尹承东,1939年出生,山东茌平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翻译家,在中央编译局从事国家领导人著作和中央文献翻译工作数十年。历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业余从事西班牙语言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译著颇丰,代表译著有小说《三角帽》、《特里斯塔娜》、《看不见的城市》、《霍乱时期的爱情》(合译)、《坏女孩的恶作剧》(合译)、《曾是天堂的地方》;诗歌《贝克尔抒情诗选》、《熙德之歌》、《太阳石》;戏剧《羊泉村》等,并发表外国文学评论多篇,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事业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