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判斷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出版的文章與演講稿,她在其中針對道德哲學提出幾個問題,尤其是關於「惡的本質」與「道德抉擇」。
沒有人比鄂蘭更了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可以從道德崩潰的角度視之。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具爭議性、挑戰性以及困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的「真相」,而是由於道德的「真相」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對人已經可能做到的事情下判斷。鄂蘭允許自己提出的唯一的概括結論,反諷地指向一種大幅變革的無所不括,即西方思想傳統原本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了。道德思想的傳統斷了,不只由於政治觀念,也由於二十世紀的政治事實,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鄂蘭既非虛無主義者,也非道學家;而是思想家,追隨其思考的指引。然而要跟上她,卻是讀者的艱鉅任務——主要並不是對於讀者的智力或知識的挑戰,而是對思考能力的挑戰。她提出的並非理論的解決,而是豐富的刺...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出版的文章與演講稿,她在其中針對道德哲學提出幾個問題,尤其是關於「惡的本質」與「道德抉擇」。
沒有人比鄂蘭更了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可以從道德崩潰的角度視之。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具爭議性、挑戰性以及困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的「真相」,而是由於道德的「真相」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對人已經可能做到的事情下判斷。鄂蘭允許自己提出的唯一的概括結論,反諷地指向一種大幅變革的無所不括,即西方思想傳統原本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了。道德思想的傳統斷了,不只由於政治觀念,也由於二十世紀的政治事實,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鄂蘭既非虛無主義者,也非道學家;而是思想家,追隨其思考的指引。然而要跟上她,卻是讀者的艱鉅任務——主要並不是對於讀者的智力或知識的挑戰,而是對思考能力的挑戰。她提出的並非理論的解決,而是豐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覺得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洞見無比深刻,亦即,危機時刻或在真正的轉戾點,「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她認為在這種時刻(此時對她正是),心靈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責任的意義,以及人類判斷的力量。
本書特色
對於已經認識鄂蘭的讀者來說,這本自傳式的回顧有助於瞭解她在撰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時,如何思考個人在獨裁統治下應負的責任;對於不認識鄂蘭的讀者來說,這本用口語對著「你」(「你們」)發言的演講集結,絕對足以做為瞭解鄂蘭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思想家之一的起點。
1906年出身於德國的猶太哲學家,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與雅斯培的學生,在納粹統治時移居美國,一生關注猶太民族的命運,積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拯救猶太文化。鄂蘭著作豐富,當中《極權主義的起源》奠定了她政治哲學家地位,並一度成為左右美國學術潮流之思想家,是近代重要的女性哲學家之一。在鄂蘭眾多重要著作中,包括了《極權主義的起源》、《人類的處境》、《在過去和未來之間》、《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論革命》、《共和危機》、《心智生命》、《黑暗時代的人們》、《康德哲學講座》、《拉赫爾?瓦倫哈根:一個猶太婦女的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