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为常

联合创作 · 2023-10-05 00:37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让人们对随时随地的交流习以为常。为什么亲友的手机未能接通时人们会感到不安或愤怒?如何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人们对手机的“无法割舍”?这种习以为常对社会个体、家庭和组织生活以及社会结构而言有着怎样的意涵?

理查德的这部著作《习以为常:手机传播的社会嵌入》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本书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手机嵌入社会并深刻影响社会关系的过程,同时还比较了时钟、汽车等“社会媒介化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相信其中诸多兼具深意和新意的观点将为媒介研究学者带来启发。

理查德·塞勒·林(Richard Seyler Li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邵氏基金媒介技术讲座教授,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传播学领域排名第一的《计算机中介传播》期刊主编。研究领域涉及新技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移动传播领域。在社会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顶级刊物发表大量论文,出版有著作《新技术、新连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等数十部。

译者简介:

刘君,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政治传播、政治社会学和信息传播技术,获国际传播学会、美国政治科学学会等最佳博士论文和最佳论文奖项,译有《媒介融合: 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新媒介:关键概念》《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著有《数字时代变迁中的斗争动力》(Shifting Dynamics of Contention in the Digital A...

理查德·塞勒·林(Richard Seyler Li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邵氏基金媒介技术讲座教授,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传播学领域排名第一的《计算机中介传播》期刊主编。研究领域涉及新技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移动传播领域。在社会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顶级刊物发表大量论文,出版有著作《新技术、新连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等数十部。

译者简介:

刘君,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政治传播、政治社会学和信息传播技术,获国际传播学会、美国政治科学学会等最佳博士论文和最佳论文奖项,译有《媒介融合: 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新媒介:关键概念》《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著有《数字时代变迁中的斗争动力》(Shifting Dynamics of Contention in the Digital Age,牛津大学出版社)。

郑奕,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修辞学等领域的研究。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