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探求

联合创作 · 2023-10-04 01:39

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

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的研究書寫首度集結發表!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所謂的「攝影史」究竟如何建構?如何變化?如何可能?攝影在台灣的實踐與想像,形成了什麼樣的「攝影史」?

作為攝影史論著,本書獨到之處,正是敏銳地提出「台灣攝影史」構造本身的問題意識,以文化研究的觀點,藉由踏查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開展,細膩地審視歷史形構的細節,呈現出攝影史敘事多樣而複雜的潛在空間──「複數」的攝影史。

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

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

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的研究書寫首度集結發表!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所謂的「攝影史」究竟如何建構?如何變化?如何可能?攝影在台灣的實踐與想像,形成了什麼樣的「攝影史」?

作為攝影史論著,本書獨到之處,正是敏銳地提出「台灣攝影史」構造本身的問題意識,以文化研究的觀點,藉由踏查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開展,細膩地審視歷史形構的細節,呈現出攝影史敘事多樣而複雜的潛在空間──「複數」的攝影史。

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實的關聯;同時重訪沙龍攝影、現代主義思潮、紀實攝影與當代攝影裝置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劇場》、《ECHO》和《人間》等文化刊物時代的關鍵影響,重現台灣影像實踐開拓的各式路徑,並在此歷史書寫中,將它們轉化為與當下的我們息息相關的視覺文化思索。

本書將是關切台灣攝影與視覺文化發展、不停追問攝影與歷史的我們,重新思考「台灣攝影史」的一次重要契機。

張世倫

影像史研究者、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與專書,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書,「未完成・黃華成」(2020,北美館)策展人,曾獲國科會論文獎與世安美學論文獎。研究專長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美學現代性與冷戰史等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