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克思辩护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理论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胡塞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转变,并以此为马克思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新解读。《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自出版以来在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获第四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理论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胡塞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转变,并以此为马克思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新解读。《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自出版以来在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获第四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杨耕集》《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等著作十部;先后主持编写国家级教材五部;教学、科研成果先后六次获国家级奖,七次获省部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