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园先生日记(全二十七册)
此套日記始於1927年、止於1955年,前後共二十九年,其中1928、1936年缺,全套共二十七冊。內容有家族生活、經濟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等相關資料,由於作者地位高、參與活動多,因此這部日記可說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台灣史。此外台史所組成「林獻堂日記解讀班」定期對日記作逐日校讀註解,更增加此書的可讀性與價值。
林献堂(1881年12月3日—1956年9月8日),名朝琛,号灌园。被称为「台湾议会之父」。
家族背景
出身望族雾峰林家,人称阿罩雾三少爷。父亲林文钦是清末举人,与林朝栋同辈。林献堂曾任雾峰参事、区长(1902年),并于1905年被授绅章。
早年事迹
1907年于日本奈良旅行时与中国维新运动大将梁启超会面,而受到爱尔兰争取自治的影响。1910年加入诗社“栎社”,1913 年与台湾北、中部士绅向总督府请愿,表达台湾人出前成立台中中学的意愿,两年後(1915年5月)公立台中中学(即台中一中前身)成立。1914年3月曾邀请板垣退助伯爵来台访问,12月成立“同化会”(1915年即遭解散)。1919年与蔡惠如等人成立“启发会”,翌年改为“新民会”,林担任会长,成立于东京。1921年1月起林献堂开始向日本国会提出设立台湾议会的要求,此为第一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林献堂(1881年12月3日—1956年9月8日),名朝琛,号灌园。被称为「台湾议会之父」。
家族背景
出身望族雾峰林家,人称阿罩雾三少爷。父亲林文钦是清末举人,与林朝栋同辈。林献堂曾任雾峰参事、区长(1902年),并于1905年被授绅章。
早年事迹
1907年于日本奈良旅行时与中国维新运动大将梁启超会面,而受到爱尔兰争取自治的影响。1910年加入诗社“栎社”,1913 年与台湾北、中部士绅向总督府请愿,表达台湾人出前成立台中中学的意愿,两年後(1915年5月)公立台中中学(即台中一中前身)成立。1914年3月曾邀请板垣退助伯爵来台访问,12月成立“同化会”(1915年即遭解散)。1919年与蔡惠如等人成立“启发会”,翌年改为“新民会”,林担任会长,成立于东京。1921年1月起林献堂开始向日本国会提出设立台湾议会的要求,此为第一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10月,成立台湾文化协会。
台湾文化协会时期
1921年林献堂在台北大稻埕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仿效中国国民党的制度,推举林献堂为总理;蒋渭水为专务理事;林幼春等人为常务理事。为激起台湾人的民族意识,文化协会1923年以《台湾民报》做为宣传,林担任社长。除此之外,为了打破日本人及御用绅士控制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业的状况,林献堂等人还花了2年筹设「大东信托株式会社」(1927年2月成立),由林出任董事长,陈炘担任总经理。後来台湾文化协会于1927年1月分裂,转向由左派控制,林献堂也退出文化协会。同年7月,另组台湾民众党。之後林也曾於1930年组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担任顾问。
战后
林献堂曾在1946年5月当选第1届台湾省议员。10月下旬蒋介石来台巡查时与之会面。四个月後,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加上林献堂被列入指为“台省汉奸”的黑名单,幸得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狱之灾。1949年9月林献堂以养病为由黯然离开台湾,寓居日本,留下了「异国江山堪小住,故国花草有谁怜」伤感的诗句。1956年病逝东京,年七十六岁。
著作
林献堂著作以1927年文协分裂时至欧美游历时所留下的《环球游记》最为脍炙人口。林献堂留有自1927年至1954年的日记,是为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私人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