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联合创作 · 2023-09-30 06:34

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撰写的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而是一部以艺术史本身为论述对象的文集。20世纪80年代中期,贝尔廷第一次提出了“艺术史终结”的论题,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延续着这一思考。本书是国内首次完整授权翻译版,书中作者引领读者重新进入艺术史的历史,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艺术史如何成为一个学科的真实进程。贝尔廷在质疑一种已经视自身为典范和标准的艺术史话语的同时,向它为了自身缘故而确立和熟用的时代、地域和风格的划分发出挑战。他激进的、以平等为诉求的艺术史观是以艺术创作本身为基础而展开的,并希望由此建立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真切的、艺术的关联。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者而言也许尤为特别:在我们不断更新的艺术史叙述中,这种关联往往在艺术史学科、文化身份和消费的种种不同形态的压力下不断地被丢失。因此,书中每个章节之后由卢迎...

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撰写的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而是一部以艺术史本身为论述对象的文集。20世纪80年代中期,贝尔廷第一次提出了“艺术史终结”的论题,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延续着这一思考。本书是国内首次完整授权翻译版,书中作者引领读者重新进入艺术史的历史,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艺术史如何成为一个学科的真实进程。贝尔廷在质疑一种已经视自身为典范和标准的艺术史话语的同时,向它为了自身缘故而确立和熟用的时代、地域和风格的划分发出挑战。他激进的、以平等为诉求的艺术史观是以艺术创作本身为基础而展开的,并希望由此建立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真切的、艺术的关联。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者而言也许尤为特别:在我们不断更新的艺术史叙述中,这种关联往往在艺术史学科、文化身份和消费的种种不同形态的压力下不断地被丢失。因此,书中每个章节之后由卢迎华和苏伟结合各自当下的工作和观察而针对贝尔廷观点进行的评述与阐发,不仅会引起读者对本土当下状况的反思,同时也揭示出这一讨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汉斯•贝尔廷 1935年出生于德国安德纳赫,1959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他曾担任过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客座教授。1992年,他参与创建了卡尔斯鲁厄新媒体学校,并担任艺术史 及媒介理论教授(1992年—2002年)。2003年,他在法国大学讲学,并于同年获得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称号。2004—2007年,他担任维也纳国际文化学中心主任。他是卡尔斯鲁厄新媒体艺术中心(ZKM)“全球艺术与美术馆”项目的顾问。同时,他也是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美国艺术学院、美国哲学协会、柏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洲学院、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科学与艺术学院等众多研究机构的成员。贝尔廷的研究和写作涉猎甚广,以图像学、现代主义研究、媒体艺术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重点,并在欧美地区出版了大量重要的著作。

...

汉斯•贝尔廷 1935年出生于德国安德纳赫,1959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他曾担任过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客座教授。1992年,他参与创建了卡尔斯鲁厄新媒体学校,并担任艺术史 及媒介理论教授(1992年—2002年)。2003年,他在法国大学讲学,并于同年获得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称号。2004—2007年,他担任维也纳国际文化学中心主任。他是卡尔斯鲁厄新媒体艺术中心(ZKM)“全球艺术与美术馆”项目的顾问。同时,他也是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美国艺术学院、美国哲学协会、柏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洲学院、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科学与艺术学院等众多研究机构的成员。贝尔廷的研究和写作涉猎甚广,以图像学、现代主义研究、媒体艺术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重点,并在欧美地区出版了大量重要的著作。

苏伟 1982年生于北京,独立策展人和批评家,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香港。曾获得德国DAAD奖学金,2008—2010年期间于柏林自由大学开展博士论文研究。文章出现于众多艺术期刊和出版物中。工作聚焦于当代艺术的理论生产、写作和策划。他参加了2012年纽约ICI的策展课程。曾是“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1年)的助理策展人;他联合策划了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2年)。2013年策划了艺术家陈轴的个展“I am NOT NOT NOT Chen Zhou”(北京魔金石空间)、“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北京,星空间)。2013年11月受邀参加柏林艺术大学和世界文化宫联合策划的讲座项目“散点透视:中国艺术现状”,讲座题目为“作为一种反思形式的表演”。

卢迎华 批评家、策展人。目前为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伦敦frieze艺术杂志的特邀编辑和YISHU典藏国际版文选执行主编。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评委之一。她和刘鼎共同发起策划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于2011年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并于2013年巡回到意大利博尔扎诺的美术馆Museion。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2012年)的联合策展人之一,也是第九届光州双年展“圆桌”的策展人之一。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