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研究
這本文集的文章,有幾個共同的基調:
˙ 平民生活是焦點
˙ 跨學科
˙ 強調人文的科學
本文集的作者在以上提出的三個共同基調上,開展了各種細緻的研究,由歷史到現狀,既貼身也宏觀,講社會條件,也談庶民心事。文章反映了香港文化與社會多方面有趣又複雜的發展。它們指出香港在許多方面經歷了一個急劇現代化社會普遍面對的壓力和機會。它們同時肯定香港社會發展的軌跡,對本土文化有一種很特殊的、整體的規範。它令香港存在?種種可能在亞洲地區以至全球各地皆屬獨一無二的文化境況。要確切分析香港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這個軌跡、這些規範和特殊的境況。
本書編者:
吳俊雄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馬傑偉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呂大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書內文章所涵蓋的範圍都是適時而重要,充分展現了研究者對於文化研究的觸...
這本文集的文章,有幾個共同的基調:
˙ 平民生活是焦點
˙ 跨學科
˙ 強調人文的科學
本文集的作者在以上提出的三個共同基調上,開展了各種細緻的研究,由歷史到現狀,既貼身也宏觀,講社會條件,也談庶民心事。文章反映了香港文化與社會多方面有趣又複雜的發展。它們指出香港在許多方面經歷了一個急劇現代化社會普遍面對的壓力和機會。它們同時肯定香港社會發展的軌跡,對本土文化有一種很特殊的、整體的規範。它令香港存在?種種可能在亞洲地區以至全球各地皆屬獨一無二的文化境況。要確切分析香港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這個軌跡、這些規範和特殊的境況。
本書編者:
吳俊雄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馬傑偉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呂大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書內文章所涵蓋的範圍都是適時而重要,充分展現了研究者對於文化研究的觸覺。本書肯定有助讀者了解香港文化的動態及應用,亦對本土文化研究作為一項學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範例,以及進一步追尋的線索。」- 馬家輝
(引至香港大學出版社網站)
呂大樂,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近著《凝聚力量:香港非政府機構發展軌跡》、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等。
吳俊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近著《此時此身處許冠傑》、《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1-2010》(張志偉、曾仲堅合編)。
馬傑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著有《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酒巴工廠:南中國城文化研究》、《地下狂野分子》、Culture, Politics and Television in Hong Kong、《香港記憶》、《電視文化理論》、《電視與文化認同》等十餘種。近與吳俊雄合編社會科學通識叢書共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