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的遗产

联合创作 · 2023-10-12 17:44

★畅销不衰的经典佳作、CWA最高荣誉“金匕首奖中之奖”、格雷汉姆·格林盛赞的间谍小说《柏林谍影》迎来续篇!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榜首,《泰晤士文学增刊》《卫报》年度选书。

★伊恩·麦克尤恩、张爱玲、王朔等中外名家都是他的粉丝——英国国宝级作家约翰·勒卡雷八十五岁高龄再推力作。

★深受喜爱的间谍形象乔治·史迈利重出江湖,《间谍的遗产》见证了“圆场”黄金一代的最后谢幕。

★如果说勒卡雷的谍战故事是一幅拼图,那这本书就是拼图的最后一块,它掀开了伤疤,也解开了谜团。

◆ 内容简介——————————————————————————————————————

故事的开头,史迈利的爱将吉勒姆在法国过着安逸的隐居生活,但他作为间谍的过去依旧对他紧咬不放,一封密函把他紧急召回伦敦。

吉勒姆震惊地发现,这次他需要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昔日并肩奋战的同僚的...

★畅销不衰的经典佳作、CWA最高荣誉“金匕首奖中之奖”、格雷汉姆·格林盛赞的间谍小说《柏林谍影》迎来续篇!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榜首,《泰晤士文学增刊》《卫报》年度选书。

★伊恩·麦克尤恩、张爱玲、王朔等中外名家都是他的粉丝——英国国宝级作家约翰·勒卡雷八十五岁高龄再推力作。

★深受喜爱的间谍形象乔治·史迈利重出江湖,《间谍的遗产》见证了“圆场”黄金一代的最后谢幕。

★如果说勒卡雷的谍战故事是一幅拼图,那这本书就是拼图的最后一块,它掀开了伤疤,也解开了谜团。

◆ 内容简介——————————————————————————————————————

故事的开头,史迈利的爱将吉勒姆在法国过着安逸的隐居生活,但他作为间谍的过去依旧对他紧咬不放,一封密函把他紧急召回伦敦。

吉勒姆震惊地发现,这次他需要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昔日并肩奋战的同僚的后裔——他们的父亲与母亲有着情报人员无法忘记的名字:利玛斯与丽兹。在当年那场失控的谍报事件中,一位是对情报局忠心耿耿的情报员,一位是他的爱人,两人双双命陨柏林墙下。

是什么导致了两人的死?是圆场故意“弃子”,还是另有隐情?吉勒姆那与官方记录相左的私人记忆深处,潜藏着他不愿道出的秘密……

◆ 媒体评论—————————————————————————————————————

这本书读来乐趣多多,不仅因为本身写得好,是一部高水准的勒卡雷作品,更因为它让读者在漫长的54年后,终于可以补上失缺的部分,完成那幅拼图……勒卡雷虽然不再年轻,但他的创作好比美酒,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醇香。

——《泰晤士报》

《间谍的遗产》采取了精心编布的复杂结构,往事历历,令人信服。勒卡雷笔力依旧。

——《伦敦标准晚报》

◆ 专业评论—————————————————————————————————————

最佳的勒卡雷。智慧、迷人。《柏林谍影》之后,鲜见勒卡雷一展这样的叙事才能,这部作品达到了令人激动的高度。

——布克奖得主 约翰·班维尔

勒卡雷早已不是类型小说作家,他很可能是英国20世纪下半叶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小说家。他对于我们时代的堕落,对于我们的官僚体系本质的刻画,无人能出其右。他深刻地体察到了国家叙事中某些巨大的焦虑情绪。

——布克奖得主、《赎罪》作者 伊恩·麦克尤恩

一个世纪后,读者依然会阅读勒卡雷。

——英国畅销小说作家 罗伯特·哈里斯

约翰·勒卡雷

John le Carré

18岁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1958年就职于英国安全局军情五处,同时开始写作。1963年,第三本小说《柏林谍影》问世,知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由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并转为全职写作。在过去的50年中,勒卡雷居留于伦敦与康沃尔郡,笔耕不辍,迄今共著小说25部,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50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