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記增訂本
這一群身穿緞袍、拖著長辮的孩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留美學生。當家鄉的同齡人還在誦讀《三字經》時,這些最小才十歲、最大十五歲的孩子們,已經還渡重洋去到了美國。
他們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的朋友;他們曾受到美國總統的接見。
他們曾目賭了一個神話般的時代:貝爾發明電話機、愛迪生發明留聲機。
他們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然而,這一史無前例的留學計劃,卻被當時清廷的保守勢力破壞,半途夭折。
回國後的他們,親身經歷近代中國的風雲激盪:
他們中,有中國電報業、採礦工業的創始人。
他們中,出現了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他們中,有人成為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
他們中,有多人成為清政府的大臣、駐外公使。
他們中,有李鴻章和袁世凱的幕僚。
他們中,有人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
他們中,有宋美齡的姨夫,是他把宋氏姐妹帶到美國留學。
他們的命...
這一群身穿緞袍、拖著長辮的孩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留美學生。當家鄉的同齡人還在誦讀《三字經》時,這些最小才十歲、最大十五歲的孩子們,已經還渡重洋去到了美國。
他們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的朋友;他們曾受到美國總統的接見。
他們曾目賭了一個神話般的時代:貝爾發明電話機、愛迪生發明留聲機。
他們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然而,這一史無前例的留學計劃,卻被當時清廷的保守勢力破壞,半途夭折。
回國後的他們,親身經歷近代中國的風雲激盪:
他們中,有中國電報業、採礦工業的創始人。
他們中,出現了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他們中,有人成為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
他們中,有多人成為清政府的大臣、駐外公使。
他們中,有李鴻章和袁世凱的幕僚。
他們中,有人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
他們中,有宋美齡的姨夫,是他把宋氏姐妹帶到美國留學。
他們的命運,離奇且曲折;他們的故事,美麗而憂傷。
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紀實文學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多世紀以前中國“留美幼童”的故事,將一百多名孩童的奮鬥及富有追求的人生經歷和有關的歷史現場進行了還原,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
2、 書中的各種文字史料,引用了作者遍處訪尋到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如“留美幼童”栩栩如生的圖像、筆跡、個人資料及信件;“留美幼童”美國接待家庭後人提供的幼童日記;和“留美幼童”有關的美國的中學及大學的書圖館、博物館中的文獻等等,將“留美幼童”的感人故事輪廓一筆筆勾勒清晰,讓讀者有如觸摸到“留美幼童”的生活細節,內容真實,親切,生動,感傷,撥動心弦。
3、 增訂本後附作者仔細整理過的120名“留美幼童”名錄表,詳盡列出“留美幼童”們真實情況,極富史學價值。
錢鋼,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和記者,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曾作為常務副主編,在1998年至2001年主持中國最優秀的報紙《南方週末》筆政。作品《唐山大地震》被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法文(部分章節),是美國和香港若干大學的新聞寫作課參考教材。其代表作還有《大清留美幼童記》(與胡勁草合作)、《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原名《海葬》)、《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與耿慶國合作主編)、《舊聞記者》等。
胡勁草,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編導,美國哈佛大學尼曼訪問學者(Nieman Fellow 2001),紀錄片《幼童》總編導。電視作品曾獲蒙地卡羅國際電視節女神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