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领袖

联合创作 · 2023-10-06 15:52

本书是美国社会、文化批评家白璧德“人文主义”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该书作为现代情境下“自由”对“民主”的批判,一举将白璧德纳入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并确立了其殿军位置。

作者从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类型入手,重点对比阐述了卢梭一脉的政治思想与柏克一脉的政治思想之间的斗争……当民主日趋堕落,开始走向专制,人们该如何捍卫一向所珍视的自由?或许,西方是时候再次借助东方的智慧来寻求出路了。

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年),美国文学评论家,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反对浪漫主义,相信伦理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基础。白璧德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代顿(Dayton)。他毕业于哈佛大学,1912-33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授,讲授法国文学。

他的著作包括:《文学与美国大学》(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1908年);《新拉奥孔》(The New Laokoön)(1910年);《卢梭与浪漫主义》(Rousseau and Romanticism)(1919年);《民主与领袖》(Democracy and Leadership)(1924年);《论创造性》(On Being Creative)(1932年)。

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经过卢梭等倡导的打破束缚、放任自我、弃绝典章...

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年),美国文学评论家,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反对浪漫主义,相信伦理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基础。白璧德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代顿(Dayton)。他毕业于哈佛大学,1912-33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授,讲授法国文学。

他的著作包括:《文学与美国大学》(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1908年);《新拉奥孔》(The New Laokoön)(1910年);《卢梭与浪漫主义》(Rousseau and Romanticism)(1919年);《民主与领袖》(Democracy and Leadership)(1924年);《论创造性》(On Being Creative)(1932年)。

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经过卢梭等倡导的打破束缚、放任自我、弃绝典章制度、复归自然的“一种”浪漫主义冲击之后,白璧德逆这股潮头而动,先后出版了《文学与美国大学》(1908)、《新拉奥孔》(1910)、《现代法国文学批评大师》(1912)、《卢梭与浪漫主义》等著作,抨击了泛情人道主义和科学人道主义,批评了想象的过度放纵和道德上的不负责任,呼吁节制情感,恢复人文秩序。这就是广为中国人所知的“西方”新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

白璧德对东方哲学,从佛教到孔、孟、老、庄等都深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人物梁实秋、梅光迪、吴宓等都曾受教其门下,深受其影响。这使得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也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印痕,梁实秋与学衡派的文学主张中,都能让人窥到来自北美新大陆的胎记。然而这些都与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新人文主义思潮,没有更多联系。在指涉的内容上,二者不一样,影响的范围也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中国现代新人文主义思潮,是我们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情形考察后得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影响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精神取向的当下认识结果。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