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地方 : 比较视野下的美学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有美学吗?我们有的是“中国美学”,还是“美学在中国”?这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界对中西学术交融历史进行深层反思后在美学界的集中反映。作者以宽广的比较视野,分析了国内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里的诸种问题,如把中国传统当作西方理论的试验场,或者原封不动地用中国传统理论来解释当下审美和艺术现实,这两种基本倾向再结合其他各种思潮形成新的混合体和变形,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建构起中国自己的美学或文学理论,都不能改变“西方学问在中国”的现状。
作者主张应该从中国语言学的建立中汲取经验,在先引进、利用之后,发现西方理论之不足,寻找其作为“普遍”理论在“地方性”经验中的断裂,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给予解决,从而丰富西方的理论。如同“池塘效应”,在这个相互激荡和生发的过程中,西方理论不断汇入非西方成分,最终成为真...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有美学吗?我们有的是“中国美学”,还是“美学在中国”?这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界对中西学术交融历史进行深层反思后在美学界的集中反映。作者以宽广的比较视野,分析了国内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里的诸种问题,如把中国传统当作西方理论的试验场,或者原封不动地用中国传统理论来解释当下审美和艺术现实,这两种基本倾向再结合其他各种思潮形成新的混合体和变形,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建构起中国自己的美学或文学理论,都不能改变“西方学问在中国”的现状。
作者主张应该从中国语言学的建立中汲取经验,在先引进、利用之后,发现西方理论之不足,寻找其作为“普遍”理论在“地方性”经验中的断裂,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给予解决,从而丰富西方的理论。如同“池塘效应”,在这个相互激荡和生发的过程中,西方理论不断汇入非西方成分,最终成为真正的“普遍”理论,它既是全球的,同时也是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