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录·破邪论
《明夷待访录》与《破邪论》都是黄宗羲的政论性专着,此次“三全本”收入这两种书合为一本,从它们前后相承的关系中,更清晰、深入地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
《明夷待访录》共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胥吏》《阉宦上》《阉宦下》计二十一篇,涉及政治、法制、教育、经济、军事、人才选拔等各领域,每一篇或数篇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谈古论今,深切要害,并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宗羲身处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化大局中,深感明朝灭亡之痛,欲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挖掘明亡的根本原因,所以他通过对君、臣、相等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阐释了他的君道和臣道,重新定义了君与民、臣关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之论,并直言天下非一姓之天下,“天下之...
《明夷待访录》与《破邪论》都是黄宗羲的政论性专着,此次“三全本”收入这两种书合为一本,从它们前后相承的关系中,更清晰、深入地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
《明夷待访录》共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胥吏》《阉宦上》《阉宦下》计二十一篇,涉及政治、法制、教育、经济、军事、人才选拔等各领域,每一篇或数篇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谈古论今,深切要害,并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宗羲身处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化大局中,深感明朝灭亡之痛,欲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挖掘明亡的根本原因,所以他通过对君、臣、相等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阐释了他的君道和臣道,重新定义了君与民、臣关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之论,并直言天下非一姓之天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原臣》),等等,这些立论实际已超越了传统君臣观,在当时实为“极大胆之创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强烈刺激了世人耳目,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破邪论》共一卷,写于《明夷待访录》完成的三十年后,分《从祀》《上帝》《魂魄》《地狱》《分野》《唐书》《赋税》《科举》《骂先贤》九篇,每一篇都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论述。九篇文章,内容多样而并没有统一的主题,总体可以视为《明夷待访录》的再论和补充。
这两部书自刊行之日起就影响极大,而《明夷待访录》尤甚,到了清末,梁启超、谭嗣同等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原著者: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几遭杀害。清兵南下,招募义兵抗清,成立“世忠营”,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入清后,隐居著述,拒应博学鸿词科。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三大儒。通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尤精史学,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风气。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
2.译注者:
王珏,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战略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研究,在《中国史研究》《读书》《中国军事科学》《浙江社会科学》《军事学术》《东岳论丛...
1.原著者: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几遭杀害。清兵南下,招募义兵抗清,成立“世忠营”,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入清后,隐居著述,拒应博学鸿词科。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三大儒。通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尤精史学,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风气。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
2.译注者:
王珏,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战略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研究,在《中国史研究》《读书》《中国军事科学》《浙江社会科学》《军事学术》《东岳论丛》《军事历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长城与中国历代王朝边疆安全》《秦穆公谋霸研究》《春秋时期齐国军队研究》《孙子兵法与当代战争》等专著。
褚宏霞,女,山东临沂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现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与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