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联合创作 · 2023-10-01 16:59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是弗洛姆论述新弗洛伊德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以分析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种种幻象为逻辑起点,论述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弗洛伊德人道主义的不同。弗洛伊德完整的人是摆脱了母爱而自我解放的人;而马克思所说的完整的人是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压抑而解放了的人。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压抑,使人们的意识分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无意识;前者是通过社会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它反映着社会的意志,对个人来说,并不真实,因而只是一种幻想。而那些被压抑在人内心即锁在幻想彼岸的"社会无意识",才是真实的东西。要铲除这一矛盾,就必须消灭剥削和阶级。

本书中既表现出作者对马克思的景仰,又表现出他以精神分析理论修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企图。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