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音系研究

联合创作 · 2023-10-09 13:21

李新魁,字星桥,(1935——1997),男,澄海人。著名学者、语言学家。

1949年考进澄海县第一中学,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1957年开始师从著名学者方孝岳教授学习语音史。

1959年大学毕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62年8月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1964年9月至次年2月,于天津南开大学师从邢公畹教授进修汉语语音史。1968年至1971年“文革”期间,一度被下放劳动,1979年12月始回中大中文系任讲师,1981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自1982年9月起,开始带“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1994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李新魁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新魁,字星桥,(1935——1997),男,澄海人。著名学者、语言学家。

1949年考进澄海县第一中学,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1957年开始师从著名学者方孝岳教授学习语音史。

1959年大学毕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62年8月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1964年9月至次年2月,于天津南开大学师从邢公畹教授进修汉语语音史。1968年至1971年“文革”期间,一度被下放劳动,1979年12月始回中大中文系任讲师,1981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自1982年9月起,开始带“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1994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李新魁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广州国学研究社社长等。并受聘为汕头大学、广东社会科学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曾应邀赴日本、台湾、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连续多届获广东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古音概说》、《韵镜校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汉语文言语法》、《汉语等韵学》《汉语音韵学》、《古代汉语自学读本》、《香港方言与普通话》、《类别词汇释》、《实用诗词格律辞典》、《中古音》、《广东的方言》、《李新魁自选集》、《李新魁语言学论集》、《李新魁音韵学论集》。还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语文知识文章近三百篇。

馆藏作品:《广东人学讲普通话》、《成语典故彩图词典》、《韵学古籍述要》、《古代汉语自学读本》(上、下册)、《古音概说》、《李新魁音韵学论集》、《类别词汇释》、《汉语等韵学》、《中古音》、《实用诗词格律辞典》、《汉语文言语法》、《汉语音韵学》、《<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李新魁自选集》、《潮汕方言词考释》、《香港方言与普通话》、《李新魁语言学论集》、《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镜校证》、《广东的方言》。

《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所编的一部著名韵书,它反映了当时汉语共同语的实际语音,又是元曲用韵的依据,所以历来为汉语语音史及戏曲史的研究者所重视。

本书是著者多年来研究《中原音韵》的成果,提出了一些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新见解。书中论述了《中原音韵》的性质,从各方面论证《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语音不是一般所说的大都音,而是当时的中原地区语音——以洛阳音为代表的河南音;进而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具体分析《中原音韵》音系的特点,并且将该书的每一小韵(同音字组)的代表字用图表格式排列,从而显示《中原音韵》声、韵、调相拼的音节结构。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