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联合创作 · 2023-09-13 05:39

《紫禁城的黄昏》主要内容包括:一位是末代王朝的逊位皇帝,一位是中国历史上首任、也是独任的外籍帝师。当时,中国正值新旧交替之际。民国刚刚建立,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但仍保存帝号,留住紫禁城。民国总统徐世昌同郡王载涛等开明皇族协商,决定为14岁的溥仪聘请一位英文“师傅”,后选定时任威海卫英租界行政长官的庄士敦。

庄士敦,英文名为瑞吉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人,1898年牛津大学毕业,被派往香港任港督卜力的秘书。后取中文名庄士敦,宇志道,取《论语》“士志于道”之意,志在探求中国文化真谛。

庄士敦在皇宫任帝师近6年。这位帝师不仅教英文,还讲历史地理、社会政治,让学生阅读各样报刊,与溥仪逐渐建立了师生情谊。同时他也更多地参与宫中事务,甚至担任过颐和园的大总管,受赐头品顶戴。这期间,他还接触皇族成员、亲王大臣、民国总统、国会议员、各界名流,甚至包括各...

《紫禁城的黄昏》主要内容包括:一位是末代王朝的逊位皇帝,一位是中国历史上首任、也是独任的外籍帝师。当时,中国正值新旧交替之际。民国刚刚建立,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但仍保存帝号,留住紫禁城。民国总统徐世昌同郡王载涛等开明皇族协商,决定为14岁的溥仪聘请一位英文“师傅”,后选定时任威海卫英租界行政长官的庄士敦。

庄士敦,英文名为瑞吉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人,1898年牛津大学毕业,被派往香港任港督卜力的秘书。后取中文名庄士敦,宇志道,取《论语》“士志于道”之意,志在探求中国文化真谛。

庄士敦在皇宫任帝师近6年。这位帝师不仅教英文,还讲历史地理、社会政治,让学生阅读各样报刊,与溥仪逐渐建立了师生情谊。同时他也更多地参与宫中事务,甚至担任过颐和园的大总管,受赐头品顶戴。这期间,他还接触皇族成员、亲王大臣、民国总统、国会议员、各界名流,甚至包括各路军阀,同他们论天下、斗计谋、争曲直、结友情。在帝制转向共和的历史背景下,他详尽记述了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宫内官外的大小事件,写成这部独具历史价值的煌煌大书:《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这本《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不仅对溥仪竭诚尽忠,也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大量中国文献中,都不约而同将他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甚至说庄士敦教英文是假,实际上是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是英国特务。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这本《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不仅对溥仪竭诚尽忠,也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大量中国文献中,都不约而同将他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甚至说庄士敦教英文是假,实际上是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是英国特务。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一心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1938年,庄士敦去世,终身未娶。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