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爱的艺术 : 欲望的客体与
我们今日所理解的浪漫爱情实为中世纪之发明。
自12世纪以来,诗人与艺术家发展出关于爱的诸多观念,并确立了欲望中女人作为客体、男人作为主体的关系。本书呈现的150件珍贵且鲜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皆出自13世纪至15世纪晚期的欧洲。这些织物、牙雕、手绘饰物、首饰盒、珠宝和腰带,向当时的男人和女人传授爱的“艺术”。当其作为礼物和信物被赠予时,它们已和主人的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评析,作者对中世纪爱情的象征意蕴与社会背景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作为社会符码之核心的爱的神话与矛盾,探讨宗教式欲望对象所唤起的世俗情色欲念:从凝视、交谈、抚触、亲吻到最终的迷醉,中世纪的爱,在许多方面显得那样直接、热烈,超乎我们的想像。本书为读者了解中世纪情爱史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迈克尔・卡米尔(Michael Camille,1958-2002),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他是中世纪艺术研究方面的权威,其主要著作有《中世纪的偶像:中世纪艺术中的意识形态和造像》、《边缘上的肖像:中世纪艺术的起源》、《逝去的大师:皮埃尔・雷米特的无生命的艺术》、《饰画人》、《中世纪艺术:幻想与中世纪的启示录》。
译者简介:
刘日明,男,1968年生,江西遂川人。1992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95年6月获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2003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学与法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学术季刊》、《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论...
迈克尔・卡米尔(Michael Camille,1958-2002),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他是中世纪艺术研究方面的权威,其主要著作有《中世纪的偶像:中世纪艺术中的意识形态和造像》、《边缘上的肖像:中世纪艺术的起源》、《逝去的大师:皮埃尔・雷米特的无生命的艺术》、《饰画人》、《中世纪艺术:幻想与中世纪的启示录》。
译者简介:
刘日明,男,1968年生,江西遂川人。1992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95年6月获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2003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学与法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学术季刊》、《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