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诺伊的怨诉
* “美国文库”二十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销量赶超《教父》的现象级畅销作品
* “我好像一张线路图,从头到尾都被压抑标记出;你可以经由那些耻辱、拘谨和恐惧的高速公路,遍历我身体的经纬。”
《波特诺伊的怨诉》是菲利普•罗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话题之作。1969年甫一推出,便引起轰动并长居畅销榜,销量甚至超过了同年出版的《教父》。后入选”美国文库”20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有评论称,该小说同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一道,定义了1960年代的美国犹太文学。
故事发生在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的躺椅上。主人公波特诺伊饱受神经官能症的困扰,他找到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向他倾诉自己从小到大所面临的困境:父亲望子成龙的期待、母亲专制霸道的溺爱、犹太身份的困扰……
大胆而近乎荒诞的告白背后,暗含的是他那一代美国犹太...
* “美国文库”二十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销量赶超《教父》的现象级畅销作品
* “我好像一张线路图,从头到尾都被压抑标记出;你可以经由那些耻辱、拘谨和恐惧的高速公路,遍历我身体的经纬。”
《波特诺伊的怨诉》是菲利普•罗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话题之作。1969年甫一推出,便引起轰动并长居畅销榜,销量甚至超过了同年出版的《教父》。后入选”美国文库”20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有评论称,该小说同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一道,定义了1960年代的美国犹太文学。
故事发生在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的躺椅上。主人公波特诺伊饱受神经官能症的困扰,他找到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向他倾诉自己从小到大所面临的困境:父亲望子成龙的期待、母亲专制霸道的溺爱、犹太身份的困扰……
大胆而近乎荒诞的告白背后,暗含的是他那一代美国犹太青年内心的道德焦虑,是传统的犹太道德意识与60年代美国社会自由意识之间的冲突、失衡,也是美国犹太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焦虑。
菲利普•罗斯(1933-2018)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认可。2012年宣布封笔,一生共创作29部小说,代表作有《波特诺伊的怨诉》《鬼作家》《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